-
长春市高校在读女研究生体育价值取向的调查研究
-
作者:
程杨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长春市
女研究生价值取向
体育价值取向
-
描述:
本文是一篇研究女性研究生体育价值取向问题的文章,作者从体育的价值和体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长春市高校在读女研究生体育价值取向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指出了长春市高校在读女研究生体育价值取向相关因素,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女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建立新型的研究生体育的运行机制,增强女研究生的体质,增进健康,帮助她们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以长春市高校在读女研究生为分析单位,针对其体育价值取向进
-
《后汉书》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杨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汉书
形象
女性
-
描述:
东汉是中国妇女社会地位变化的转捩时期,这一时期,经学思想对女性的认知及东汉社会女性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白虎通》在先秦两汉时期,首次针对女性的伦礼规制进行了集中表述。三纲说,成为女性终生不可挣脱的桎梏。女性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汉代女性教育较先秦时期有了很大的进步,东汉时,有文可考的关于女性教育的文章已出现,譬如班超《女诫》、蔡邕《女训》,都对女性的行事准则做了明确的界定。《后汉书.皇后纪》及《后汉书.列女传》中所载诸位女性,按其行事风格分为母仪、贞孝、才辩、贤明四种类型,是东汉女性的典型形象
-
浅析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
-
作者:
王杨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家样
周昉
六法论
仕女画
-
描述:
仕女画是古代表现女性题材绘画的统称,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并流传至今。因此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改变,以及绘画本身发展的需要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审视仕女画在中国美术中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仕女画尤其是周昉仕女画的艺术特点,重要性尤其凸显,有唐代仕女画随着封建社会政治的稳定与经济高度繁荣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等思想的转变,逐步摆脱史实和宗教题材的束缚,开始出现了描绘贵族妇女生活的仕女画,中国仕女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绘
-
一种色彩 两种诠释:田汉《名优之死》与谷崎润一郎《春琴抄》唯美之比较
-
作者:
杨宗蓉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道
《春琴抄》
《名优之死》
唯美
虚无
-
描述:
论文摘要田汉(1898-1968)与谷崎润一郎(1886-1965)分别属于中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和日本著名的一位汉学造诣很深的作家。两位作家关系亲密,交往甚笃。田汉于1916年至1921年期间留学日本,大量阅读谷崎润一郎的作品,深受其唯美思想的影响。同时在日本广泛阅读了西方的文艺理论和唯美主义文学著作。二者既是关系甚笃、交往亲密的好朋友,其作品又同时体现了前后期的唯美风格的转变。《名优之死》是田汉早期的代表剧作,创作于1927年,是三幕话剧。剧本通过萧郁兰和左宝奎的对话开始,通过他们的口引出了主角刘凤仙
-
日常生活与心灵深度:孙惠芬乡土小说论
-
作者:
杨亦坤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孙惠芬
心灵深度
日常生活
-
描述:
论文摘要在乡土小说的创作领域中,孙惠芬没有重复前人的创作路数,而是走出一条新路,充分地显示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宗旨,成为众多乡土小说作家中独具特色的一位。日常生活:整个作品中有的只是一些在土里讨吃食的、再普通不过平凡不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着“城市情结”的乡村女子、出外打工的青壮劳力、婚礼的热闹喧哗过后面对日子本来面目的少妇、赶马车的懒汉、丧夫的中年妇女、外出闯荡过最终还是回来的老人;有的只是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没有英雄人物,没有重大事件,作者不善于编织具有戏剧性冲突,传奇浪漫的
-
中国当代女性生存问题探析
-
作者:
杨兰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当代女性
解放
本真生活
自由全面发展
-
描述:
女性,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正在发生着转变。传统的角色及其要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女性的发展,而成为阻碍的因素。女性,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人文、科学、社会的全方位的进步已经越来越不可缺失女性的角色。因此,近些年来关于女性问题的研究也逐渐的兴起,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整个社会对女性问题的重视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女性受到的关注和礼遇也逐渐的丰富和多样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女性在社会中作用的变化,女性在获得更多机会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压力也在逐渐的增
-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
-
作者:
杨晶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主题
现代性
解放
革命文学
-
描述: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女性以革命者身份创作的、以无产阶级文学观为创作原则的、以革命时期为语境、描写革命时期的女性生存境遇、生命成长和革命感悟的小说。论文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从共同的主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叙事和书写演变中描述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目的是以此来探寻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独特价值,试图通过回首革命时代,重新思考革命和女性解放、革命和文学、文学和女性的关系。在具体论述中,论文采用了一般的主题研究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绪论:阐述革命和女性解放、女性解放和女性文学的关系;叙述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源流。第一章:
-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现代女性革命小说的女性关怀
-
作者:
杨晶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主题
现代性
解放
革命文学
-
描述:
论 文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现代女性革命小说是一个有着复杂文化内蕴的文学形态,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体现了多重关系的纠葛,但是,对它的关注与研究长期以来始终处于一种较冷落的态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现代女性革命小说处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夹缝地带,尴尬而又暧昧,其丰厚的文化价值或者被贬低,或者被缩小和肢解。尤其是现在风头仍健的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女性实践、女性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目前研究界对于中国女性命运独特性与本土性的思考匮乏。在中国,现代女性的
-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
-
作者:
杨敏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妇女工作
-
描述:
论文主要是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的妇女工作内容及其经验。为此,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创新之处给予回答。接下来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二章主要是阐述并分析了在全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的背景,这其中主要是分析了妇女工作开展的条件与时代背景,为共产党顺利地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工作奠定了物质及组织等各方面的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着抗日救亡和边区建设为中心,在抗日战争的初期(193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