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杨联芬,李双】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论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崇拜
-
作者:
杨联芬
李双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新生》
封建礼教
鸣凤
女性崇拜
类形象
巴金
母亲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女性形象的塑造构成其创作特色,影响其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男作家往往居多。巴金,就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位。他塑造的系列女性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女性形象的塑造几乎贯穿其毕生的创作。形象的变迁与作家融铸其中的审美理想,恰好反映出巴金心灵深处虔诚、纯真的女性崇拜意识。
-
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沙漠》、《流浪的星星》和《金鱼》为例
-
作者:
李双双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沙漠》
《金鱼》
女性形象
《流浪的星星》
-
描述:
勒克莱齐奥是20世纪后半叶法国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在后期有所改变。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瑞典文学院颁奖辞说: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后,文艺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本论文主要对勒克莱齐奥三部小说中的四位女性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三部小说中四位女性形象的分析,试图揭示出勒克莱齐奥的女性立场及其观点
-
中国谍战片的性别叙事研究
-
作者:
李双女
来源:
吉首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叙事
谍战片
性别政治
-
描述:
“性别叙事”作为性别理论与叙事学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批评方法与视角,着重从话语的性别权力角度解读文学艺术或者人类的文化现象,认为所有的叙事都是带有性别意味的,并且参与了社会性别意识的构成。它把文本置于历史语境中,认为叙事形式与其生产者和读者所处的时代、阶级、性别、性取向以及种族和民族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种批评视角的观照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与文化表征,也是按照社会的性别话语权力来创作与制作的。中国谍战片主要是以20世纪中国的社会革命、民族解放及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以服务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大业为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