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雪梅】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逃离“正常心灵”:当代西方女作家对女性本体意识的书写*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体意识
正常心灵
逃离
书写
女性
-
描述:
“女性书写”无疑是女性主义的重要实践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女性主义以解构性别差异从而达到消解性别的社会定位,以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为起点和目标,但由此也造成了性别差异可能成为其既需要消解又需要强化的自我否定的逻辑混沌之中,并由此可能塑造新的二元对立,影响了女性主义的社会效果。对此加以反思,以“正常心灵”概念来审视女性文学中的逃离主题,重构女性主义追求妇女解放的目标和路径,具有兼具反思历史和指引现实的双重意义。
-
黑人女性的身体诉求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酷儿理论视域下的黑人女作家作品中的女性身份诉求(SC13WY18);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酷儿理论维度的托尼·莫里森作品研究(14SA0131
-
毁灭和新生: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觉醒》中的水意象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思想
水意象
女性悲剧
-
描述:
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以及肖邦的《觉醒》是19世纪西方女性文学中的名著。两部小说中对河流和大海的描写都与女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本文从19世纪宗教观对两位作家的影响出发,探寻水意象这一文学现象在女性文学中与女性悲剧的联系。
-
爱德娜和麦琪悲剧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分析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利争斗
压迫的集体性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社会性别分工
-
描述:
《弗洛斯河上磨坊》和《觉醒》是19世纪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乔治.艾略特和凯特.肖邦分别在小说中表达了觉醒女性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和渴望,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父权制下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两位女主人公麦琪和爱德娜同为觉醒女性却都以悲剧告终。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性别分工将她们禁锢于家庭之中,而难于成功的家庭权利争斗以及女性压迫的集体性都注定了她们命运的悲剧性。她们的悲剧结局揭示了资本主义和传统父权制对女性命运的相互作用,说明只有改变社会和传统的性别观才能真正改变女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