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性别、阶级与身体享乐
-
作者:
李蓉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身体享乐
性别与阶级
-
描述:
"十七年"文学在建构阶级与身体享乐的关系时,具有明显的政治预设性,而性别是参与这种建构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的性别来说,身体享乐所具有的批判指向可以在政治和道德之间滑动,追求享乐的男性其政治上的"反革命"是第一位的,道德问题则是第二位的;追求享乐的女性其道德问题是第一位的,政治上的"反革命"则是第二位的,由此形成了"十七年"文学性别参与阶级与身体享乐关系的叙事模式。不过,在性别因素的介入下,也产生了一些溢出上述叙述框架的"身体享乐"书写:因为与时代的距离,落后或者边缘的女性人物沉浸在个人欲望的世界中,身体享
-
向警予:中国妇女运动的伟大先驱,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
-
作者:
李蓉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蔡畅
中国妇女运动
中国共产党早期
英勇就义
劳动妇女
秋收暴动
平民女校
妇女工作
女星社
向警予
-
描述:
2015年9月4日,是中国近现代妇女运动的伟大先驱、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向警予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年,距离向警予英勇就义也已经过去了87年。但是,向警予的英名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一样为人们所铭记,向警予的事迹同祖国的青山绿水同在,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向警予是中国近现代妇女运动的伟大先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妇女领袖。她自从投身革命,就顺应时代潮流,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而摇旗呐喊,
-
红色湘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群亮丽之星
-
作者:
李蓉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湘女
中国妇女
中国共产党历史
毛泽东传
农民运动
妇女工作
中共一大
杨开慧
中央局
-
描述:
。”[1],中国妇女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密切相连。中共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就把组织和领导妇女运动,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19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开始筹备、
-
女性主义文学解体之后:问题、处境与发展
-
作者:
李蓉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女性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20世纪80、90年代的女性写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也存在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中二元对立的思维、对主体性的极致追求是构成其封闭性的重要原因,这直接导致了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高潮后的解体。在当下以国内男性文学和国外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高度的背景下,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亟需"去性别"和"去主义",这不是否定和抛弃之前对于性别问题的种种建构和思考,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将性别问题纳入更为丰富、复杂的文化结构,并寻求写作方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这既是近三十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结果,也是它在未来的发展
-
20世纪中国女性诗歌主体意识发展概观
-
作者:
李蓉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女性诗歌
女性主体意识
-
描述:
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文学中的产生和发展建构了中西方女性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对于女性诗歌来说,女性主体意识构成其灵魂。以女性主体意识为视角,20世纪中国女性诗歌的发展将呈现出一些新的风貌。
-
中西女性诗歌比较的现代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比较
-
作者:
李蓉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西方国家
文学研究
女性
对比研究
-
描述:
一直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常把“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把女性诗歌从女性文学的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研究,相对于女权主义思想的文学宗旨即反男权中心文化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且有支离破碎之感。因为觉醒的文学妇女相对于整个男性话语中心仍是势单力薄的,女权主义向来重视妇女的团体作用,这也无可厚非。
-
现代性视角的中西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比较
-
作者:
李蓉
来源:
诗探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权主义文学理论
女性小说
自我意识
女诗人
“女性文学”
现代性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诗歌
女性主体意识
-
描述:
一直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常把“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把女性诗歌从女性文学的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研究,相对于女权主义思想的文学宗旨,——即反男权中心文化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且有支离破碎之感,因为觉醒的文学妇女相对于整个男性话语中心仍是势单力薄的,女
-
论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的衍进及其文体可能性
-
作者:
李蓉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可能性
女性诗歌
女性主体意识
主题表征
-
描述:
该文在对女性诗歌的内涵及视野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立足于新诗及女性文学发展的背景,考察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的衍进及其主题表征;然后通过对女性诗歌某些文体如抒情方式、风格、语言等的发展变化的分析,论证女性诗歌的文体演变是女性体验世界方式变化的结果,而这种演变反?
-
中西女性诗歌比较的现代性视角:女性主体意识比较
-
作者:
李蓉
来源:
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一直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通常把"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把女性诗歌从女性文学的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研究,相对于女权主义思想的文学宗旨即反男权中心文化来说似乎意义不大,且有支离破碎之感。因为觉醒的文学妇女相对于整个男性话语中心仍是势单力薄的,女权主义向来重视妇女的团体作用,这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指的"女性文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指女性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