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绝经作为女性冠心病独特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
作者: 李英   王素敏   戎美书   来源: 中国当代医学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冠心病   女性  
描述: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的价值。方法将450名年龄在(50±5)岁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女性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144名未绝经者,第二组146名绝经者且不给予干预,第三组145名绝经者并给予干预。比较三组两年内冠心病的发病情况。结果绝经组冠心病发病率较未绝经组高(P〈0.05)。干预组较未干预组发病率低(P〈0.05)。结论绝经可作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特危险因素,对有此危险因素的女性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绝经作为女性冠心病独特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的研究
作者: 李英   王素敏   戎美书   来源: 中国当代医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冠心病   女性  
描述: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的价值。方法:将450名年龄在(50±5)岁无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女性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144名未绝经者,第二组146名绝经者且不给予干预,第三组145名绝经者并给予干预。比较三组两年内冠心病的发病情况。结果:绝经组冠心病发病率较未绝经组高(P<0.05)。干预组较未干预组发病率低(P<0.05)。结论:绝经可作为女性冠心病的独特危险因素,对有此危险因素的女性进行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困惑的城市行走:评小说集《像鱼一样自由》
作者: 王素敏   来源: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端刚   文本研究   城市小说  
描述: 《像鱼一样自由》是青年作家马端刚的小说集。这部城市小说从传统形象的消解、道德感知的困惑、人物身份的焦虑意识、先锋意味的文本形式、模式化的女性形象等多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玩味的空间,是一部能够代表内蒙古青年作家水平的优秀之作。
红妆看史巾帼魅力--《蒙古秘史》女性人物探讨
作者: 王素敏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古秘史》   道德评判   军事影响   情感抒写   女性  
描述: <蒙古秘史>是一部在历史学、军事学、文学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的著作.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切入的角度却往往局限于男性人物,而对于女性人物不仅涉及很少且论述不够全面.事实上,凡是男性人物能够对作品及事件构成重大影响之处,女性同样产生着影响.而"特定历史语境下对女性的道德评判"、"在重大军事冲突中女性的影响"、"文学语境下对女性情感的独特抒写"是能够彰显其特色的三个方面.
曾国藩古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英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咸丰   曾国藩   道光   古文   女性形象   理学  
描述: 曾国藩喜爱古文和历史,在学术上则偏向于理学.自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进京散馆,至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充江西乡试正考官出京,在京十三年,主要以理学为己任.
趋势与导向——当前我国青年女性就业倾向剖析
作者: 李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趋势与导向——当前我国青年女性就业倾向剖析
论女性意识
作者: 李英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论女性意识
镜与空
作者: 李英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布卢姆斯伯里   现代主义   爱·默·福斯特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   《霍华德庄园》  
描述: 尽管爱·默·福斯特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文化圈的著名作家,但在英国文学研究中鲜有人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在风格与主题上乍看上去迥然相异。本文的作者正是着眼于两者的差异与差异中蕴含的意味,对两者的代表作《霍华德庄园》与《到灯塔去》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将他们置于包括哲学、美学与文学流变的文化历史空间之中,比较两者在文学手法与思想意识上的异同。比较结果不仅说明具有鲜明女性主体意识的现代女性文学不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并凸现出当男性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陷入空洞绝望的现代主义之时
琐谈"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英甫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鲁迅   小说   女性  
描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为自豪的文学遗产,我们以有<红楼梦>而自豪.一部"红楼",倾倒了多少中外读者!曹雪芹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从那一派红红火火的"虚热闹"中,感受到了"呼啦啦似大厦倾"的封建社会的颓倒之势;还在于他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萌芽的民主意识.这种意识又集中地表现为作家的"女性意识"--为女性张目,为女性呐喊.<红楼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迷人的"女性世界"!而鲁迅的小说中女性的形象更为我们读者所关注.
对《飘》中女性悲剧的探析
作者: 李英顺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析   女性意识   《飘》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以美国南北战争带给南方的深重灾难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悲剧命运。找出一种生态女性的视角《飘》中的几位女性人物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分析其悲惨的命运和生活,使读者能够感受其悲痛的命运和惨淡的人生经历,斯嘉丽和其他人的悲惨命运的根源就在于当时社会的父权制文化。因此,我们要关注女性生存和生态危机,尊重女性,热爱自然,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