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香港报纸中内地群体形象研究:以文汇报1995年-2012年内地新闻报道为例
作者: 徐佳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地人   香港《文汇报》   群体形象   刻板印象   香港媒体  
描述: 从2012年伊始的D&G拍照事件、孔庆东的“狗论”然后再到“双非孕妇”来港产子问题,香港与内地的矛盾为传媒和一些读者带来接连不断的轰炸与刺激。这是这些年来香港民众对于内地群体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这种不满情绪与香港近二十年来的经济起伏及两岸民众间的复杂情绪是息息相关的。报纸,作为反映民意与引导舆论的放大镜与风向标,既反映又构建了香港人对于大陆13亿人口的基本映象。本文旨在通过对1995年——2012年香港文汇报进行内容分析,概括出回归前(1995年至1997年),回归五年(1997年至2003年),九年自由
苏童小说创作中的儿童视角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童年   南方格调   香椿树街   创作效果   儿童视角  
描述: 苏童作为中国当代文坛极富盛名的作家,从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因为其变幻莫测的叙事技巧、浓郁颓废的抒情风格和具有明显实验性质的写作而成为先锋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于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细致描摹更是让读者和评论家所津津乐道,这一部分作品也为作者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在苏童这些年的创作中,有一类作品的写作从来没有停止过,这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即“童年与成长”系列小说,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对苏童的这一系列作品中的儿童视角进行解析。第一部分主要探讨童年生活折射下的文学创作。苏童的童年多病而且孤独,这不仅影响了作家
清代文言小说中的婢女形象研究
作者: 李婷婷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言小说   贞节观念   清代文学   婢女   伦理道德   艺术功能  
描述: 自唐代传奇始,婢女这一人物形象就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抒写,并且为后世婢女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清一代,文言小说创作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颇具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文言小说作品集,其作品里所描写的婢女形象也逐渐成熟和丰满起来。清代处在封建社会晚期,封建集权统治经过鼎盛而后衰落,奴婢制度在这种盛衰浮沉之际空前强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婢女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其形象本身必然也出现了一系列时代特点。与清之前代相比,清代婢女不仅在数量上超越,就其作用,有的也跳脱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贯穿全文线索等传统模式,甚
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唯美主义与悖论
作者: 徐佳静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尔德   悖论   《道林·格雷的画像》   唯美主义  
描述: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代表,他继承并宣扬的理论——“为艺术而艺术”——给十九世纪末欧洲文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在小说、诗歌、散文、童话和戏剧创作等各个领域也都有涉足,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回味无穷的作品。他的作品涉及面极广,有《快乐王子》等童话,《无足轻重的女人》等著名戏剧作品,《雷丁监狱之歌》等诗作,更有他唯一一部小说、颇受争议的唯美主义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由于小说中包含的题材,《画像》和王尔德本人长期以来也备受英国及其他各国文学界的否定。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