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丹,孙明丽】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大连市妇联组织变革研究
-
作者:
李丹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组织变革
妇联组织
妇女组织联盟
性别平等事务机构
-
描述:
妇联组织是中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完整的组织结构、最深远的社会影响、最具权威性的妇女组织。随着社会发展,妇联与所处的关系网络发生剧烈的不适应,妇联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体系发展不平衡、组织定位不突出、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主要是由于现行妇联组织的政党性、政府性和社会性互相牵制,使妇联组织在职能目标的实现上处于低效状态,妇联组织变革已成为必然。 本文通过论证妇联组织与社会转型期的不适应、妇联组织与政府职能转换的冲突、妇联作为执政党的社会支柱作用不断削弱以及妇联组织内在矛盾影响组织未来发展四个方
-
塞外英姿:热河妇女运动简史
-
作者:
李丹
热河革命史委会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塞外英姿:热河妇女运动简史
-
论《儿子与情人》中深隐的女性关怀
-
作者:
李丹丹
朱欣悦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子深情
两性关系
女性关怀
-
描述: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以《彩虹》、《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等长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多以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和表现为切入点,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对女性人物的命运及内心世界给予细腻的描摹与深切的关注。《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的成名作,委婉含蓄地映射出了劳伦斯深切的女性关怀意识。
-
对拜厄特小说《占有》的女性神话主义解读
-
作者:
孝红波
李丹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女性神话主义
拜厄特
-
描述:
拜厄特在《占有》中对经典神话、故事等前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历史重写,用丰富的原始神话意象展现了远古时代、维多利亚时期和当代社会的人文景观和社会风貌。本文采用女性神话主义批评理论,对小说中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和考查,揭示了拜厄特对社会历史,知识女性生存境遇以及婚姻爱情观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
邓小平同志对左江妇女运动的关怀-回忆左江妇女运动的片断
-
作者:
张明珠
李丹原
来源:
妇运史研究资料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邓小平同志对左江妇女运动的关怀-回忆左江妇女运动的片断
-
浅谈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张新勇
李丹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作家
三次高潮
黑人民族
美国废奴运动
女性主义文学
黑人女性
《所罗门之歌》
美国白人
美国黑人
黑人奴隶
-
描述:
引言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黑人文学迅速崛起,由于它兼具美国黑人民族与美国文化的双重特征,以反对奴隶制、种族歧视等内容为主,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分支的黑人女性文学,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一直被男性文学所排挤,处在弱势文学的地位。在经历了早期发展阶段与寻找到自己身份的文艺复兴阶段之后,美
-
从私语到高歌——近年来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
作者:
张秀宁
李丹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
高歌
女性写作
-
描述:
在男权社会和男性历史书写的压抑之下,“私语”成为女性写作的重要特征。以“私语”的方式,女性构筑了一个独特的场域,这一场域与男性话语相隔绝,既有女性情感和欲望层面的隐私性,也有经济独立上的专属意味。而在中国,则情况特殊,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在一种“准战争”状态下,特殊的意识形态要求女性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承担与男性相同的社会职责,而弃绝私人领域,这给予女性书写以巨大的伤害。出于对近30年的女性空间遭受压制的反拨,私人写作应运而生。而后现代文化在中国发达地区的普及则导致女性书写由“私语”向“
-
浙派美学思想在浙江女性词中的表现
-
作者:
刘立杰
赵雪沛
李丹琪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浙江女性词
继承
浙西词派
-
描述:
以朱彝尊、厉鹗为代表的浙西词派是清代成就最著的词派之一,其清空醇雅的论词主张对清代浙江女性词的创作有着或显或隐的影响。浙江女性词中呈现的清雅空灵之境、幽寂清寒的风调以及多用景语婉转传情的方式等,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浙派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实践,也透露出女性文学创作始终与男性主流文坛暗相关联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