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李丹,孙明丽】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秀拉》中女性主体性的丧失与重建
-
作者:
李丹
孙明丽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丧失
黑人集体
女性主体性
重建
-
描述:
文章从文化和家庭两个角度来剖析《秀拉》中女性人物主体性丧失的原因,分析其核心人物秀拉,和她与黑人集体的关系,并结合双重意识这一概念探讨了秀拉重建主体性失败的原因。最后指出黑人女性要将自我同责任融合,美国人和黑人女性两种身份并重,在更新视野的同时不忘继承集体的优良文化。
-
女性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及其反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
作者:
李丹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公正运动
全球化
妇女运动
反全球化运动
女性
-
描述:
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话语的解析与构建
-
作者:
李丹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特色妇女理论
话语
构建
-
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话语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指导妇女运动实践为目标,为维护中国妇女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提高中国妇女的经济政治地位而建立的话语体系。该理论话语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妇女发展的基本状况为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汲取国际妇女运动的先进成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联合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理论话语的宣传和倡导,有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话语的合理构建。
-
列宁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实践性探究(下篇)
-
作者:
李丹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实践
-
描述: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缔造者,是将早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付诸社会实践的领军人物。他的妇女理论不仅直接指导了苏联的妇女运动,而且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许多国家左翼阵营的妇女解放道路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历史性地改造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女人的命运。中国妇女作为受益人之一,在当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更应该重温列宁的妇女观,吸纳其理论精华为我所用,这不仅是我们认识历史的必要内容,也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部分。
-
浅析《小妇人》中四姐妹性格特点
-
作者:
李丹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妇人
女性角色
性格特点
-
描述:
在美国战火刚刚停歇的时候,正是美国小说发展的时候,由于战争刚刚结束,女权主义也在不断膨胀,有关于女性的文学作品也在迅速发展,主要是在描写女性的权益与意识,包括女性身上的独特魅力,《小妇人》就是这些女性文学中的代表。这本文学著作就将诠释19世纪美国社会中的女性角色的形象,使其更加真实。本文同过《小妇人》中四姐妹的性格特点这一角度来阐释这部小说的内涵。
-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
作者:
李丹丹
来源:
云南文艺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朝鲜族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影响
-
作者:
李丹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朝鲜族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影响
-
顺从和反抗——赛珍珠笔下的女性人物
-
作者:
李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顺从
儒教
赛珍珠
-
描述:
赛珍珠是一位颇有争议的美国女作家。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却对中国情有独钟;她的作品大多以中国题材为主,主题严肃,带有浓厚的说教色彩,却极为畅销,其中十五部被选入每月读书俱乐部的书单;她集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和豪威尔奖章于一身,却长期被西方学术界所忽视;她还是一位言行一致的慈善家和女权运动的倡导者,虽然她自己一直否认…… 她一生可谓多产,七十多部作品涉及到小说,戏剧,传记,散文,评论,诗歌等多个领域,其中四十部以中国为背景,她以她“洋生土长”的优势,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向西方人介绍真实的中国,被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
-
作者:
李丹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中国化
西方女性主义
-
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甚多,但论及妇女问题的专著却很少见,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被公认为关于妇女问题的代表作,其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散见于其它著述文章各处。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进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探讨了妇女问题的演变和妇女问题的产生过程及其基本规律,指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和途径,提供了研究妇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真解读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政治纲领与政治策略,而在于它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总
-
1861-1917年俄国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
作者:
李丹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俄国
革命
妇女
解放运动
-
描述:
1861—1917年,俄国经历了农奴制改革,由封建社会步入短暂的资本主义发展,再到翻天覆地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俄国社会从政府到民众,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吃、穿、住、行的变化都使得长久以来处于社会和家庭底层的妇女发生了转变,使她们在一系列的变革中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这就是俄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它也成为了俄国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通过女权运动、虚无主义女性与激进主义女性运动和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等几个流派的运动,完成了从家庭到社会的自身解放,取得了高等教育权、就业权和普选权,组建了不同妇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