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京华烟云》看精彩纷呈的女性群像
作者: 朱静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观   林语堂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代表人物,林语堂先生在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林语堂一生创作了不少独具特色的英语小说,尤其是其小说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深入人心,许多女性形象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人物形象。根据林语堂同名英语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非常受观众的欢迎,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本文拟就剧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并希望通过分析剧中女性人物形象加深读者对林语堂作品的了解。
《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意识浅析
作者: 朱静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拉德   英语语言文学   女权主义   活着   英语教学法   人的悲剧   凯特·肖邦   婚姻生活   德夫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多以宣扬女性渴望精神独立和情感自由为特色,并在刻画女性人物上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因此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短篇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一小时的故事》)是凸显女性意识的一个很有力的代表作品。故事描述了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在得知自己丈夫去
复仇女神的生命火焰:《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神话原型阐释
作者: 朱静怡   来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仇   人格面具   生命激情   阴影  
描述: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如娇艳的玫瑰,长久绽放在美国文学的沃土,其女主人公爱米丽·格瑞森已然成为现代美国文学女性人物中的经典。学者们通常把爱米丽定位为一个心理畸形的悲剧性人物,而从神话原型角度观察,她更像是希腊复仇女神的附体。爱米丽在"人格面具"的重压和"阴影"的影响下,实施起爱情和血亲复仇的双重计划,追寻着希腊复仇女性般的生命激情。
美国华裔女性身份的构建
作者: 朱静波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探究   构建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描述: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共存的文化背景之中,美国华裔女作家尤为关注身处在种族与性别双重边缘的华裔女性对于她们的族裔与性别身份的探究,并且,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结合了自身族裔文化与西方经典文学传统,以华裔女性的切身体验为基础,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中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
和风拂面满园春
作者: 朱静   王海燕   赵丽萍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素质   基层妇女组织   妇女权益   妇女工作   燕山大学  
描述: 燕山大学,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在这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校园内,活跃着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基层妇女组织,它就是燕山大学党委领导下的妇女委员会。创建于1996年的燕大妇委会共有19名兼职妇女干部,担负着团结、组织、教育、引导全校953名女教职工(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女教师431人,女博士53人)和10000多名女大学生的特殊作用,成为燕大知识女性的“娘家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