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徐继承,薛丽】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原因
-
作者:
徐继承
薛丽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教育
工业化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女性在工业化的作用下逐渐地走出家门,大量的女性参加到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中,女性职业群体出现。这一现象是当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工业化是女性职业群体出现的必要条件;其次,教育改革是女性职业群体壮大的客观推动力;同时,妇女运动是女性职业群体不断壮大的内在推动力;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契机。
-
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叙事特征
-
作者:
薛丽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特征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他突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禁区,通过对性爱的大量描写,深刻抨击了工业文明对于人类的异化、人性的扭曲以及人的生命力的扼杀。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明显的异化特征,正是由于他对于工业文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性的影响的认知和感悟,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幸福的,他认为生活在现在文明社会中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工业文明是破坏一切的根源,本文从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劳伦斯的创作思想以及叙事特征
-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儿子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薛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弗洛伊德
情感冲突
人格结构理论
戴·赫·劳伦斯
-
描述:
本文旨在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主人公保罗在与三位女性的情感冲突中,人格发展受到影响。而他不断寻求的一种理想、和谐的男女两性关系,也正是作者劳伦斯毕生探索的。
-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儿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薛丽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弗洛伊德
情感冲突
人格结构理论
戴·赫·劳伦斯
-
描述:
从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儿与情人》中的女性形象
-
《伊甸园》中海明威矛盾性别观的体现
-
作者:
薛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甸园
海明威
性别观
-
描述:
在广大读者以及评论者的心中,海明威一直以来都是刻画男性角色、揭示男性世界本质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多部小说中,他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的态度始终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海明威小说作品《伊甸园》中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结合海明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其个人的人生经历,旨在说明海明威并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的作家,也不是男权崇拜者,透过本文我们阐释了海明威矛盾的性别观。
-
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简·爱》中的女性意识诠释
-
作者:
薛丽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女性意识解读
-
描述: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另类的外国文学女性形象。她和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完全不一样,外貌普通,身材矮小,地位卑微,身世凄苦,但她却能以坚韧的毅力形成独立的人格,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在她身上体现了极强的女性意识,渴望独立、自由、平等。因此,简·爱是外国文学女性形象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