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镇妇联不是“隔热层”
作者: 王晓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娘家人   妇联组织   妇联干部   民主政治进程   农村妇女   隔热层   乡镇   农村劳动力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乡镇妇联不是“隔热层”
当代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王晓英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多丽丝·莱辛   托尼·莫里森   文化身份   当代西方   国家图书奖   世界文坛   美国华裔   艾丽丝·沃克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当代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
试论《美人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晓慧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人书》   婚姻   美人标准  
描述: 《美人书》打破了传统礼教中的女性观,塑造了一群才貌出众、敢爱敢恨、有胆识有谋略的女性形象。该书通过对这些女性婚姻命运的描写,揭露了包办婚姻的不合理及封建女性饱受摧残的悲惨命运,并大声呼吁真正幸福美满的婚姻应是男女心灵的契合,从而为那些无助的女性照亮了一丝光明。
简论《史记》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人物   形象塑造   复杂性   女性   影响力  
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或出身低微而富于远见、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或富于母爱、或沦为争权夺利牺牲品的各类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四方面特征:对待女性态度的复杂性;女性形象的丰富性;女性人物描写的传奇性;女性形象塑造的抒情性.
世纪之交的西方女性文学
作者: 王晓英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不平等   20世纪70年代   西方   女性主义思想   理论导向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社会现实   作家创作   女权主义运动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的兴起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作为上世纪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是同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导向分不开的。从广义上来说,女性文学就是女性作家创作的文学;而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讲,女性文学则是以彻底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为宏旨的,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真实自我并从女性视角考察社会及人类命运的文学。[第一段]
女性心理:艰难的自我认同与放弃:论张爱玲小说《传奇》
作者: 王晓虹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张爱玲小说   女性心理  
描述: 在探讨张爱玲小说女性问题方面,本文注重从女性心理角度阐述女性人物的生存环境及生存状态,从而揭示出这些女性人物的矛盾、压抑和自我冲突的深层面貌。文章第一部分剖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自我认同类型:一是自觉的自我认同,从虞姬少女式浪漫主义的自觉到阿小自食其
走出父权话语的樊篱
作者: 王晓媛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话语   反思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德语文学   性别  
描述: “女性文学”这一概念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女性文学”研究已经作为一门显学在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地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在文学研究领域中提出这一概念,其初衷是要与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美学观,文学形式及传统相对抗;同时试图寻找女性自己的文学;最终改变文学领域中女性受排挤,被边缘化的状况。然而“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本身却仍然缺乏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理论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女性文学”,它在磅礴悠久的文学史中占据何种地位,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从这些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