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晓丽   刘健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   何家英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何家英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以表现出的纯净诗意之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塑造了一个具有东方诗意女性世界。他笔下的女性或清纯或恬静或婉约或伤感,既富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性气息。何家英的作品意境优雅、构图新颖,线条于简练之中见灵性,设色于朴素之中见华美。
诗人的情怀与画者的思索——浅析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王晓丽   刘健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家英   人物画   诗意   女性形象  
描述: 何家英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以表现出的纯净诗意之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塑造了一个具有东方诗意女性世界。他笔下的女性或清纯或恬静或婉约或伤感,既富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性气息。何家英的作品意境优雅、构图新颖,线条于简练之中见灵性,设色于朴素之中见华美。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审美观念开启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新篇章。
“新女性”的局限——从茅盾小说《创造》看“新女性”的三个特征
作者: 谢东玲   王晓平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为无目的   思想蜕变   局限   新女性   市民阶级习性  
描述: 茅盾的《创造》塑造了从封建伦理中觉醒、获得思想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从文本中看,促成“新女性”思想蜕变的原因来源并不明确,她们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新女性”比传统女性进步,但她们的行为缺乏目的性,往往只是追求强烈的刺激,因而她们对事物的分析仅停留在表层;她们追求独立与自由,却无法摆脱市民阶级骄奢的生活习性。思想蜕变原因的不明确、行为缺乏目的性、自身阶级的局限性,造成了“新女性”无法建立自身主体性的局限。
女性视角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作者: 马江涛   王晓丹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视角   夏洛蒂·勃朗特   反抗意识   罗切斯特   一所   家庭地位   英国工业革命   悲惨生活   女性解放  
描述: 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得到了飞速发展,民族文化也受到科技和民主思想进步的影响。此时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活跃在英国文坛上,她们创作的作品都站在独特的女性角度进行描写,也成功地塑造出诸多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而夏洛蒂·勃朗特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出生的家庭地位低下,父亲是一位贫穷的牧师,自幼母亲便离世,并且在她8岁的时候和姐妹们被父亲送到一所慈善学院,在学校的悲惨生活成为她创作的动力,继而创作
希望 欲望 期望:浅析《榆树下的欲望》中艾碧一生的抉择和爱的期冀
作者: 王晓静   吴乔艳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榆树下的欲望   女性  
描述: 通过对《榆树下的欲望》中艾碧这一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反映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艾碧所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对生活的挣扎和努力以及对社会的反叛。根据艾碧在她人生三个不同阶段对生活的需求及所做出的不同的抉择来揭示其短暂的一生是对男权社会反叛的一生,其爱情悲剧的根源也来源于此。
爱米丽和祥林嫂:悲剧命运之源再探
作者: 刘娟   王晓凌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维护  
描述: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爱米丽与鲁迅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通过对这两位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作简要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文化因素,即清教主义和封建礼教固然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她们自身的思想局限也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她们思想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反抗都有着主动维护旧传统观念的特点,这种思想的局限性更使她们的命运格外的悲惨。
芭芭拉·金索夫《豆树青青》中女性形象及其心路历程解读
作者: 张明杰   刘杨   王晓朴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芭芭拉·金索夫及其作品<豆树青青> 芭芭拉·金索夫(Barbara Kingsolver,1955-)是当代美国畅销小说和非小说家,同时也是一名自由记者和政治活动家.
< 1 2 3 ...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