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荆棘之城》中莫德对维多利亚女性形象的颠覆
作者: 张恰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之城》   颠覆   维多利亚女性   莫德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形象一直是僵化的,在道德标准的束缚下,很多女性开始颠覆传统的女性形象.萨拉·沃特斯的《荆棘之城》中的莫德就是对维多利亚传统女性形象颠覆的代表.本文从打破淑女形象、女同性恋以及色情小说家三个方面证明莫德对传统女性标准的颠覆.莫德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形象的颠覆也对当代女性获得更多自由有更加积极的启示作用..
从“美女经济”看媒介女性形象的消费性
作者: 张田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注意力经济   象征性歼灭   消费主义   美女经济  
描述: 目前,大众媒体对女性形象大肆地夸饰和扭曲,已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为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女性形象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被严重地符号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媒体在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运作中,利用注意力经济最大化地追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女性仍然处于"第二性"地位,媒体的视角也代表了男权社会中的男性主体视角。
《棉被》中传统意识与新女性形象的冲突
作者: 张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传统意识   新女性  
描述: 《棉被》是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私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中描写新女性形象与传统意识的冲突,表明当时虽然处于男尊女卑等传统守旧思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以横川芳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女性已经开始觉醒。新女性不仅争取自由,还有智慧、有信仰、独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受男权主义观念的影响。
守候与坚持 别样的生命演绎——以霍达小说中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张亚莎   来源: 大学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霍达   生命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霍达不仅有着史学家的担当和责任感,也有着女性特有的柔软和敏感,她以冷峻的眼光和笔调抒写着历史的严峻与沧桑,同时给予了那些不幸时代的人们高度的人文关怀。她通过小说人物或幸运、或坎坷的命运将自己对生命思考传达给了每个人。
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看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作者: 张俊丽   来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压迫   女性解放运动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男性用自己的生理需求和审美标准来诠释对女性的理解和期望,规范和约束着女性的精神、意志和身体,使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庸,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两性和谐相处和男女之间进行平等的精神对话与交流,于是,在浩瀚的文学典籍中便出现了一些为女性呐喊和描述女性自主意识苏醒的篇章.五四运动之后,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拉开了帷幕,作家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深入发掘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女性文学形象,为女性解放运动的前行指明了道路.21世纪的女
论女性的自我觉醒:从《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说起
作者: 张晔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身体   自我解放   自我觉醒  
描述: 铁凝在《玫瑰门》中塑造了姑爸、竹西、司漪汶、苏眉四位典型女性形象,她将这些女性放置在与男性的不断周旋中,来展示她们的苦难生活,从而揭示出女性由身体觉醒到灵魂觉醒从而完成自我觉醒的艰辛历程。同时,以苏眉为代表,女性开始有意识地争取自我的解放,在苏眉身上,可以看到铁凝对女性实现自我解放可能性的有益探寻。
天使还是妖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论《白雪公主》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作者: 张伊伊   来源: 参花(文化视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白雪公主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对传统文学中"天使/妖妇"这两类对立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注重点。童话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同样存在这种对立,其背后体现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天使和妖妇"这两类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看法。
狂欢、消解与颠覆:从“超女”到快女:当代娱乐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构造
作者: 张运全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这“娱乐至死”的年代,青春娱乐文化的喧嚣是当前大众(娱乐)文化不争的当下现实,在视觉传媒社会,视觉的感官、快感的符号化的大众文化慢慢进入喧嚣的文化狂欢。在这多元化审美趣味的大众文化中,女性总是那么的夺人眼球,而从“超女”到“快女”的当代女性形象塑造尤为突出。本文将就“快女”在娱乐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大致类型、娱乐性质和后现代主义反思等问题进行探讨。
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
作者: 张珊   郑蓉颖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存困境   菲勒斯中心主义   “第二性”   《痛苦的事件》   《伊芙琳》  
描述: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精神困惑
作者: 张复生   来源: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复杂的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精神特征,也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精神困惑的现代人形象.本文通过分析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展示她们从“自我”到“超我”的精神困惑,能引起人们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 1 2 3 4 5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