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尼娅.桑切斯戏剧中的激进语言和黑人女性形象
-
作者:
黄坚
张薇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索尼娅·桑切斯
黑人女性身份建构
激进语言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家索尼娅·桑切斯在权力运动时期崛起于文坛,其戏剧作品的突出特点是浓墨重彩地描写在"双重压迫"下生存的黑人女性。通过细腻真实的刻画、辛辣大胆的语言,桑切斯对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进行了猛烈抨击,展示了民权运动和权力运动给黑人妇女观念上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鲜明地表达出黑人女性的反抗意志的同时,她重新构建了黑人女性的身份,让整个美国社会对黑人女性形象有了新的认识。
-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女性的古希腊原型
-
作者:
张薇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原型
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显隐
-
描述:
文学自神话而来,莎士比亚深受古希腊文化的浸润,他的四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既来源于现实,又脱胎于古希腊神话,是古希腊神话的移位,在置换变形的过程中保留了原本的东西,又演绎了时代发展后的新构建,体现了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想像。文章选取5位典型的女性代表来探讨古希腊神话原型在莎翁四大悲剧中的显隐。
-
摇曳在旧上海的一抹苍凉
-
作者:
张薇薇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扭曲心理
病态女性
苍凉
-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乱世才女。旧上海的遗老遗少和洋场社会里男女的生存状态正是她所关注的,构成了其小说的苍凉世界。本文侧面选取《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中两种婚恋类型,试图揭示出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悲欢离合。
-
菲勒斯中心话语:张爱玲与中国女性文学漫谈
-
作者:
张薇
来源:
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菲勒斯中心
女性文学
-
描述:
以张爱玲的作品为参照,以凌叔华、王安忆等现当代女作家的小说为对应,表现中国女性文学中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蒙昧、觉醒、批判与反省。其小说有着深刻的历史象喻,“绣枕意识”传达出的是几千来中国妇女的生活命运与历史轨迹。在菲勒斯中心(男权文化)里,女性在男权樊蓠桎梏下的呼喊与挣扎,是一部还没有充分被解构的历史。这有待于中国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
-
女导演的欲望告白
-
作者:
黎诗韵
张薇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色情
欲望
女性角色
《人物》
女性形象
-
描述:
艾瑞卡·拉斯特(Erika Lust)女士厌恶主流色情片由来已久。不光是女性形象一成不变,“金发、紧身洋装、鲜艳红唇、胸部丰满”,女性角色也一直是性致高昂的主妇、饥渴的保姆、兔女郎……女人被塑造成了实现男人欲望的物体。“大多数主流色情片被某种特定类型的、对性持有相同观点的男性所支配。”艾瑞卡对《人物》表示。
-
《水浒传》对女性的敌意描写探源
-
作者:
张薇
唐后祥
刘太平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
原由
敌意描写
女性
-
描述: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美的即为淫者,丑的即为恶者。这种对女性充满敌意的描写究竟是为了什么?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其中的原因:男权主义是其社会根源;对女色的误解与偏见是其思想根源;对性爱的排斥是其道德根源。
-
台湾作家群像
-
作者:
张琛
张薇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派小说
三部曲
主要作品
台湾作家群
小说集
白先勇
散文集
小说家
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
-
描述:
1林海音(1918-2001)原籍台湾,生于日本,长于北平, 1948年回到台湾。被誉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晓云》、《春风》,短篇小说《城南旧事》等。曾任《国语日报》编辑、《联合日报》副刊主编、《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及主编《纯文学》月刊。
-
“杜十娘”与“娜斯塔西雅”之人生悲剧
-
作者:
张薇
王荣国
孙秀玲
来源:
山东文学(学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十娘娜斯塔西雅毁灭
-
描述:
本文通过对“杜十娘”与“娜斯塔西雅”这两个中外名著中女性人物的比较,揭示了美是如何被毁灭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反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