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主体”的成长与“革命”的在场——1910~1950年代上海主流商业女刊呈现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宏   王景强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上海   “革命”   在场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50年代   商业  
描述: 问题的提出 对我国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叙事,常见“压迫-反抗”的模式。这一状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明清妇女史专家高彦颐(Dorothy Ko)《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的出版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部著作明确采用了琼·斯科特的“社会性别”框架,作者高彦颐在绪论中开宗明义,批评“五四妇女史观”把传统社会的妇女塑造成了僵化的“受害者”的刻板形象。
“主体”的成长与“革命”的在场——1910~1930年代上海主流商业女刊呈现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宏   王景强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问题的提出对我国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叙事,常见“压迫一反抗”的模式.这一状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明清妇女史专家高彦颐(Dorothy Ko)《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的出版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部著作明确采用了琼·斯科特的“社会性别”框架,作者高彦颐在绪论中开宗明义,批评“五四妇女史观”把传统社会的妇女塑造成了僵化的“受害者”的刻板形象.新的“社会性别”范式,要求把妇女解放纳入传统/现代的分析框架中,高度重视妇女本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由此,在高彦颐等研究者的理论图景中,“社会性
穹庐一曲本天成——蒙元时期内蒙古等地区墓室壁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宏瑜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穹庐一曲本天成——蒙元时期内蒙古等地区墓室壁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