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135 条
-
北京市成立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
-
作者:
谷丰
曹建国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北京市成立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
-
为祖国做有益的事(记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
-
作者:
谢军
陆建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为祖国做有益的事(记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
-
教育的婚姻回报:“学得好”与“嫁得好”
-
作者:
陈建伟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婚姻回报
性别差异
-
描述:
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婚姻市场上受过良好教育的未婚者能够匹配到更优秀的婚配对象,此即教育的婚姻回报。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的婚姻回报率显著为正,且存在性别、城乡与世代差异。首先,女性相对男性的回报率更高,证明存在为“嫁得好”而努力“学得好”的机制;其次,越晚出生世代的平均教育水平更高,但教育的婚姻回报率越低,证明教育的边际婚姻回报递减;第三,城镇人口教育的婚姻回报率相对更高,但农村女性的婚姻回报高于城镇男性的婚姻回报。这些发现有助于解释我国近年来女性受教育水平相对快速提高、性别间教育不平等缩小的
-
异样的空间:新时期女性文学私语化写作倾向探析
-
作者:
张建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叙述方式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私语化写作倾向是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文本内容和叙述方式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文章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其精神本质及价值意义,同时指出其现实局限及未来发展空间。
-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
-
作者:
王建琳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无雨之城》
性描写
女性意识
社会主义
开发区
性行为
作品
女性文学
-
描述: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王建琳关于什么是女性文学,文学界的许多人士下了许多的定义和阐释。或曰:女性作家共同创造的语言艺术世界;或曰:以女性作家为群体以描写妇女为主要对象的文学;或曰:以形象客观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皆称为女性文学。这里不想就其定义作出探...
-
肖班的自然主义宿命论
-
作者:
黎芳
龚建平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班
自然主义
评述
宿命论
-
描述:
人类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自然主义运动,是十九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的结果。美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凯特.肖班的命运包含了自然主义的悲剧色彩。肖班的代表作《觉醒》,堪称女性文学的经典。它揭示女性自我意识和社会传统之间的冲突,提倡女性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从女权主义角度经典地阐释了肖氏自然主义宿命论。
-
女性意识的沉睡与觉醒——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意义
-
作者:
李建军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女性意识
意义
-
描述:
苏青作品批判了女性几千年的封建心狱,表达了女性的挣扎和抗衡。其作品渗透出的女性意识,标志着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向女性意识的深层进行探索和剖析,女性意识从沉睡中真正觉醒。
-
Women’s Group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师范女性学生课堂领导力的培养
-
作者:
温建兰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roup
少数民族女性学生
课堂领导力
women’s
-
描述:
Women’s Group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教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的少数民族女性学生英语学习小组,在一年半学习时间内,少数民族女性学生在课堂领导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此通过Women’s Group的学习方式、其外教的引导作用及其学生的表现探讨了少数民族女性学生课堂领导力的提升。
-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
-
作者:
王建琳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7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无雨之城》
性描写
女性意识
社会主义
开发区
性行为
作品
女性文学
-
描述:
是女性文学还是“写性文学”王建琳关于什么是女性文学,文学界的许多人士下了许多的定义和阐释。或曰:女性作家共同创造的语言艺术世界;或曰:以女性作家为群体以描写妇女为主要对象的文学;或曰:以形象客观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皆称为女性文学。这里不想就其定义作出探...
-
逢迎父权文化面具下的女权主义:解读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
-
作者:
康建明
党文丛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权主义
达夫妮·杜穆里埃
吕蓓卡
-
描述: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小说《蝴蝶梦》是英国20世纪的一部经典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文学界的关注。本文依据英国传记作家格丽特·福斯特的《达夫妮·杜穆里埃》英文传记,从当代女权批评理论角度时这部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其作品中假意逢迎父权文化,实际上是在屈服的伪装下对父权文化进行颠覆,是借助女主人公来体现自己的女权主义主张,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的崇拜。
<
1
2
3
...
7
8
9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