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135 条
-
透析生活本相 关注平凡人生__论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
-
作者:
王建丽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特征
主题
新写实主义
成就
-
描述:
池莉小说以其描述生活的真实性、女性细腻敏锐的目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悲喜兼容、庄谐互见的审美品格,成了新写实小说的一个代表。池莉的作品始终关注着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将自身的主观意象和情感体验深深融于对世俗生活的描写中,在叙述视角、价值选择、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新写实主义特征,拓展了文学的审美领域,还原了世俗生活本相,创新了女性文学。探讨池莉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主题、艺术特征和总体成就,对于揭示其作品内在的精神品质和深层文化心理有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的新写实主义小说研究提供了借鉴。
-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的母爱话语研究
-
作者:
张建秒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母性
现代文学
母爱
-
描述:
母爱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基本母题,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对母亲形象的书写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她们热衷于对母亲形象的阐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我们刻画了一系列母亲形象。在写作中她们尽力展示出生活原生态中母亲的生存状态,尽力挖掘被文化遮蔽的母亲真实性。这些别具深意的多元的母亲群落的存在,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论文将试图对此课题作尽可能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掘,深入开展“母爱”话题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考察1917至1949这三十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女性作家的“母爱”主题创作对中国新文学
-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
作者:
王建香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主义诗学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
描述:
伍尔夫考察了在历史和文学中女性受到男权社会的双重排挤和遮
蔽,并且在自我意识中女性也全面丧失了自己的存在状况之后,提出
要重建独立自足的女性自我,要求女性“成为自己”。这是她基本的女
性观。这一基本主张是她的文学创作和女性主义诗学思想的基础。在
具备必要的写作条件,建构女性自己的诗学传统,表现独特的女性价
值观念和形成双性同体的创造性头脑等方面的思考是伍尔夫女性主义
诗学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在与以往的女权
思想、诗学理论和后世的女性主义诗学研究的对照中表现出了首创性、
整体性、开放性、经验性和非政治性等特征。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
既设定了当代女性主义诗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又开辟了当代女性主义
诗学研究的两条道路。研究她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有助于我们认清当
代女性主义诗学研究中的一些误区,调整我们的方向,找到自己的答
案。
-
张晓梅:现实地选择“美丽”
-
作者:
王素慧叶红菱施建
来源:
民营经济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全国工商联
美容业
三八红旗手
制作人员
全国政协委员
开创事业
大经济
美容行业
强势媒体
女性人物
-
描述:
张晓梅:现实地选择“美丽”
-
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失语”到“开声”——以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为例
-
作者:
周建新
王有
来源:
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哭嫁仪式
哭嫁歌
角色表演
男性在场
-
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哭嫁习俗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不同民族的发展演变过程、形式、唱词以及与地方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等,强调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上研究成果的共同特点是集中于对哭嫁歌文本及唱哭嫁歌的女性的研究,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的田野调查,重点对哭嫁仪式中的男性角色予以关注,探讨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参与及其意义.
-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单倍型与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
-
作者:
尤崇革
王轶
谢小冬
李建峰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易感性
单倍型
IL
1β基因
类风湿关节炎
-
描述:
目的 IL-1B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511和+3954以及IL-1RN的可变数目重复序列多态性组成的单倍型与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联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基因
-
浅谈改革中妇女解放的几个认识问题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浅谈改革中妇女解放的几个认识问题
-
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与文学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女性主义
女性叙事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主义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当代俄罗斯的女性主义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第一个阶段;"重建"时期和后苏联时期的第二阶段。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也经历了由前期发散感情、表达欲望的热潮逐渐到后期冷观生活、深化自己的"性别自觉"和"话语自觉"过程。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成为这一文学的鲜明特征。而"想象女性""讲述女性""自我叙事"成为女性叙事的3个主要形态。
-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王健
闻建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当代美国
后现代社会
后殖民主义
女性意识
少数族裔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研究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语境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美国少数族裔话语等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纷纷出现,后现代主义致力于解构,是对神话、历史、宗教等叙事知识有效的、正当性的宣战,宏大叙事遭遇的信任危机贯穿了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其鲜明特征。从某种
-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王健
闻建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美国少数族裔话语等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下纷纷出现,后现代丰义致力于解构,是对神话、历史、宗教等叙事知识有效的、正当性的宣战,宏大叙事遭遇的信任危机贯穿了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成为其鲜明特征.
<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