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瑞典妇女运动特点初探
作者: 张晓华   来源: 世界历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典   妇女解放   妇女参政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等阶级   妇女就业   妇女选举权   财产继承权   妇女地位的变化  
描述: 瑞典妇女运动特点初探张晓华欧洲是西方妇女运动的发祥地。19世纪初,当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妇女运动已初具规模时,瑞典妇女尚未走出家门,她们在继承财产、接受教育、监护子女、独立经营和管理财产等方面,几乎无权可言。然而,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瑞典妇女却跻...
瑞典妇女运动特点初探
作者: 张晓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瑞典妇女运动特点初探
瑞典妇女:领先的典范
作者: 张晓华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典政府   就业机会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男子   选举权   公共事业   工业化   劳动力总数   妇女人数  
描述: 《圣经》告诉人们: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诗人们写道:女人,弱者的名字;瑞典妇女说:不,我们和男人完全一样。
浅析契诃夫小说人物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晓艳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契科夫   女性  
描述: 契诃夫是蜚声世界的短篇小说文坛巨匠。在我国其作品广受欢迎并引起文艺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契诃夫多写现实主义作品,其文字既简练又深刻,既幽默又讽刺,读来十分快意。在契诃夫的诸多作品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其对女性形象的诠释。他不仅描写庸俗、可怜、作为男人附庸品的“旧”女性,更热切地讴歌了那些敢于为争取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新”女性。分析契诃夫笔下的女性形象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契诃夫的思想,了解世界妇女解放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才鬼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晓燕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女性形象  
描述: 《才鬼记》是明代戏剧家梅鼎祚辑录的从春秋到明代才鬼的故事.除了一部分显然是为了志异的作品外,剩下的作品客观上形成了爱情与复仇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都少不了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这些女性形象大多是以女鬼的形式来表现的.她们都具有很强的个性.她们有的蔑视和反对封建礼教,珍视爱情,追求婚姻自由,有的个性刚毅,明辨是非善恶,令人敬服.当然《,才鬼记》无法与它的后世作品——同样以记载狐神妖为主要内容的《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有其独特的价值。特别是众多女鬼形象为丰富我国的文学形象起到了奠基作用。
茅盾小说《蚀》和《虹》中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 张晓晶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形象   《虹》女性  
描述: “五四”以来的女性现代书写中,“时代女性”作为一个相当完整的形象出现在茅盾的小说中,这是一群“时代”与“女身”的合体,是茅盾着力进行的现代现代女性想象和对于历史进程和时代精神的参与。
乌利茨卡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布哈拉之女》《索尼奇卡》《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为例
作者: 张晓玉   来源: 山海经(故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当代俄罗斯文坛出现了众多特色鲜明的女作家,其中以柳·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柳·乌莉茨卡娅为首的一群女作家的创作,在当今俄罗斯文坛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俄罗斯文学开始了女性的时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彩球和微笑.空降已实施,空中飞行着众多的女性.虽然各种景色都曾出现过,但这一景致还从来没有过.大家都想写女性,女性自己也想写."维克多·叶洛费耶夫以这样的形象又略带调侃口吻谈到当代俄罗斯进程中这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女作家作为一个集体具有创作优势,她们的创作证明了女作家具有独特的女性创作心理,有她们区别于男性的看待世界的独特
人生意义价值追求:安娜和娜拉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张晓晓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   安娜   觉醒   平等  
描述: 对俄国批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形象进行比较,一方面,从相似的追求平等、爱情自由来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从在觉醒过程中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结局的不同来探讨不同的觉醒过程。分析了相似平等的原因,从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心理探讨不相似的原因。
《欢乐颂》中女性主义话语权的建构
作者: 张晓琴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欢乐颂》   家庭生活   成长轨迹   叙事视角   话语权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电视剧  
描述: 2016年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以五个女性为主角,讲述了她们在上海打拼成长、蜕变的故事。电视剧将叙事视角对准女性,塑造了五个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通过展现她们不同的爱情历程、家庭生活、职场风貌,从故事主题、情节视角、人物形象等三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进行女性主义话语权建构,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命运、情感、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在21世纪中国大发展的大气候中的成长轨迹,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极具女性主义气质的电视剧。
王海翎家庭婚姻小说中都市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张晓佳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偏见   评判标准   女性形象  
描述: 现代社会的都市女性承受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在男性视觉下,丈夫对妻子有双重期待,男女地位失衡,女性在婚姻中的过失被扩大,这是整个社会对女性认知的偏见。王海翎家庭婚姻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代表了都市普通家庭的妻子形象,构建了社会对女性的评判标准,还原了男性凝视下对女性的偏见。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