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拜厄特小说《占有》的女性神话主义解读
作者: 孝红波   李丹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女性神话主义   拜厄特  
描述: 拜厄特在《占有》中对经典神话、故事等前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历史重写,用丰富的原始神话意象展现了远古时代、维多利亚时期和当代社会的人文景观和社会风貌。本文采用女性神话主义批评理论,对小说中主要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和考查,揭示了拜厄特对社会历史,知识女性生存境遇以及婚姻爱情观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作用   商业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工具,对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价值观念,此外,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从电影入手,把女性形象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从而识别出在商业化规范的今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神话原型视角下奥尼尔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榆树下的欲望》   神话原型   《悲悼》   女性形象  
描述: 尤金?奥尼尔的戏剧创作深受圣经神话的影响,将神话原型与相对应的现代生活题材进行了移位和置换变形,来挖掘现代人悲剧的根源。奥尼尔对母亲又爱又恨的情绪影响着他对女性的态度,促使其在戏剧中塑造母亲这一女性形象。《悲悼》及《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将其中女性形象与神话原型相融合,诠释其矛盾的女性观。
论康拉德小说《海隅逐客》中的边缘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隅逐客》   男权   康拉德   西方中心主义   身份认同   边缘女性  
描述: 康拉德是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1896年发表的《海隅逐客》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着力描述了两位殖民地女土著.她们在身份认同和对抗西方殖民主义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危机和困境.相对于西方中心主义和男权来说,她们都属于边缘女性.
论康拉德小说《海隅逐客》中的边缘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隅逐客》   男权   康拉德   西方中心主义   身份认同   边缘女性  
描述: 康拉德是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1896年发表的《海隅逐客》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着力描述了两位殖民地女土著。她们在身份认同和对抗西方殖民主义的过程中都遭遇了危机和困境。相对于西方中心主义和男权来说,她们都属于边缘女性。
重庆抗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丹丹   来源: 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小说   重庆   女性形象  
描述: 重庆抗战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底层女性,都成为作家笔下的重要角色。抗战使女性走上了历史舞台,进一步推动了女性的解放,扩展了女性的生命活动空间。然而,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分工、封建意识和现代意识也矛盾地存在于她们的身上,在抗战的特殊语境下,女性走上社会的道路是艰辛而曲折的,女性解放也是不彻底的。
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真相——从《创业史》中的四个女性形象谈起
作者: 李丹   来源: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男权话语   妇女解放   伦理道德   新女性  
描述: 红色经典《创业史》以大量的笔墨对"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周围的女性形象进行了描绘。透过文本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以及梁生宝对待她们的不同态度,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当代妇女解放复杂、混乱的场景,同时也就认识到当代妇女解放的部分真相。
《第九个寡妇》:命运的轮回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轮回   救赎   人性   地母性  
描述: 《第九个寡妇》于2006年问世由旅美作家严歌苓创作完成,小说主人公王葡萄懵懂却又知晓事事,懂得生命的真谛。本文以命运的轮回为切入点,以救赎与被救赎重新解构王葡萄与孙怀清与史屯人之间的因果机缘。作为人性与地母性复杂交织的女性形象,她有着人性的本能与地母性的仁慈。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人性的思考。
儒家女性观之当代省思
作者: 李丹   来源: 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女性观   儒家  
描述: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儒家传统思想下塑造的女性形象无疑对现今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况有着根源性的影响。儒家在女性观上的缺失为儒家封建思想落下了难以在现今文明社会立足的口实,由此,重塑儒家女性观便是迫在眉睫的。
两位卡捷琳娜的悲剧命运
作者: 李丹   来源: 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姆岑县的麦克白夫人》   卡捷琳娜   《大雷雨》  
描述: 俄罗斯作家创作了一系列女性形象,爱情是她们的生活目的和全部生活意义所在。她们为爱情、为自己所爱的人经受了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折磨,不惜牺牲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例如: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与列斯科夫的《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中的卡杰林娜·里沃芙娜·伊兹马依洛娃等等。本文主要介绍《大雷雨》与《姆岑县的麦克白夫人》中的女主人公——两位卡捷琳娜的悲剧命运。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