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影《紫色》中主人公茜莉的觉醒历程探析
作者: 孙宝凤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色》   觉醒   主人公茜莉   姐妹情谊  
描述: 电影《紫色》是根据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的长篇书信体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是一部具有极大启发意义的电影。本文以姐妹情谊为出发点,从遭受压迫而麻木顺从的初期,自我意识初步显现的中期,开始抗争拥有完整人格的后期三个时期,讲述主人公茜莉的觉醒历程,向读者展现一个从逆来顺受、备受压迫的黑人女性成长为一个勇敢、独立和自信的新女性形象,并强调姐妹情谊在茜莉的觉醒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之己见
作者: 孙嘉禾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学研究   女性意识   《红楼梦》   人物分析  
描述: 一场红楼迷梦,惹得多少行人泪,她未言,读者醉。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中《红楼梦》凭借其书中万千人物经典塑造和各类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创造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在那个多以男子主义为主线创造作品的时代,《红楼梦》的出现可谓是独树一帜,它通过对以金陵十二钗为首的女性形象进行细致描绘、刻画,将所有古典小说的优点集于一身,书中通过对各类女性人物形象生平的描绘,侧面凸显了那个时代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如果只有一部小说可以,使人们认识到那个时期的独特的女性意识,非
论《息·望·忆》的叙事策略
作者: 孙洪梅   来源: 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语言   叙事风格   《息·望·忆》   叙事空间  
描述: 艾薇菊·丹提卡 (Edwidge Danticat)是著名的海地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以其娴熟的创作技巧将独特的海地文化传统与复杂的移民经历揉和在一起,在当代美国文坛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息·望·忆》作为其处女作,生动地刻画了母女三代鲜活的海地女性形象,不仅被选入奥普拉读书俱乐部书单,还使丹提卡获得了“1996年美国最受欢迎小说家”的殊荣。本文将试图从小说的叙事策略角度出发,通过对《息·望·忆》简约的叙事风格、交错的叙事语言以及多维的叙事空间三个方面来探寻丹提卡创作的独特魅力,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揭示这部作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谈《一间自己的房子》
作者: 孙梦辉   孙秀双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生态女性主义   《一间自己的房子》  
描述: 《一间自己的房子》是西方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主要揭示了当时社会人类的主观情感世界,探讨了女性与文学、女性与男性、女性与自然等问题,对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现代女性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部小说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最直接和最充分的体现,于是,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对《一间自己的房子》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和分析。
《冰雪奇缘》与《灰姑娘》之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孙智慧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雪奇缘》   《灰姑娘》   女性意识   性格特征  
描述: 本文从影片《冰雪奇缘》与《灰姑娘》的主要情节入手,分析两部影片中三位女主角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女性意识,以及影片用不同形式所体现的关于爱的主题。
从女性的地位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和《边城》
作者: 孙晓敏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的地位   《边城》   《德伯家的苔丝》  
描述: 本文从女性地位的视角,从社会、家庭和爱情等方面对《德伯家的苔丝》和《边城》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指出女性在这些关系中的屈从、弱势地位。通过这两部小说中女主人翁的遭遇,体现在那个时代中西女性在地位方面所共同承受的不公正对待。
领略英美女性文学之美
作者: 孙玉蓉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英美女性文学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进入发展和繁荣时期,产生了众多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们在整个英美文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创作出很多广受好评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出英美女性文学特有的闪光点。其中简·奥斯汀是英美女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广为流传。另外,佐拉·尼尔·赫斯顿是著名的民俗研究学者,被称为“黑人妇女文学之母”。
领略英美女性文学之美——简·奥斯汀与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赏析
作者: 孙玉蓉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佐拉·尼尔·赫斯顿   简·奥斯汀   英美女性文学  
描述: 英美女性文学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进入发展和繁荣时期,产生了众多著名的女性文学作家,她们在整个英美文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创作出很多广受好评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出英美女性文学特有的闪光点。其中简·奥斯汀是英美女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广为流传。另外,佐拉·尼尔·赫斯顿是著名的民俗研究学者,被称为“黑人妇女文学之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简·奥斯汀以及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作品,来探讨英美女性文学之美。
《甘蔗》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
作者: 孙慧艳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吉恩·图默   女性角色   《甘蔗》  
描述: 吉恩·图默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倡导者,也是20世纪初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黑人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甘蔗》(Cane)于1923年出版,是新黑人文化运动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大胆实验。在《甘蔗》中,图默将黑人民间音乐和白人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相结合,为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一股新鲜血液。《甘蔗》被认为是黑人文学中的第一部现代主义之作,图默也是美国现代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家之一。图默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既博取众家之长,又通过创新独树一帜。其创新性不仅体现于其作品的实验形式,也体现于其作品的内容。他将许多现代主义
上海市服务型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研究——以虹口区为例
作者: 孙韵梅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基层妇女组织   社会团体  
描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落实,女性在社会中的独立性不断加强,基层妇女组织的重要性随之加强,与此同时,传统妇女组织的服务能力却跟不上女性和家庭不断增长的需求。2011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起居村妇联建立“妇女之家”,虹口区居民区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之后又有教育工会、部分学校、商务楼宇、菜场建立起了“妇女之家”;同年,两个女性社会团体以妇联为业务主管单位,在民政局登记注册成立。2013年,上海市妇联提出妇女议事会机制,到2014年时,虹口区有议事会机制的居民区占88.29%。2015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