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论《飘》中斯嘉丽的叛逆性格
-
作者:
孙志永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是反叛精神和自我意识的化身。虽然她表面上美丽大方、温文尔雅,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极端叛逆与自我的人,这一点在战争爆发后体现得尤为明显:她与命运抗争,与传统道德伦理抗衡,并积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与婚姻。本文围绕斯嘉丽的命运观、道德观和婚姻爱情观,深刻地剖析了她的叛逆性格。
-
中外安妮塔·德赛研究综述
-
作者:
江山
孙妮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妮塔·德赛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安妮塔·德赛是著名的印度移民女作家,是印度当代三大女性作家之一。她凭借《白日悠光》、《在拘留中》以及《斋宴·盛宴》三次提名"布克奖",对印度当代文学影响深远。新时期国外对安妮塔·德赛的研究呈多元化趋势,研究者从多个角度阐释安妮塔·德赛及其作品,注重其作品中体现的"疏离"主题以及作者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高度赞扬了德赛对传统叙事方式的突破,但国内对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安妮塔·德赛的研究综述,不仅可以深入分析安妮塔·德赛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而且可以为以后中国的德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罗帕一方情千许—饰演陈赛金有感
-
作者:
孙雪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谙世事
女驸马
夫妻生活
老三篇
富顺
赛金
罗帕记
罗衫
《天仙配》
双合镇
-
描述:
《罗帕记》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为黄梅戏经典大戏"老三篇",所谓经典,即是令听的人百听不厌、久久回味、难以忘怀,让演的人亦是动情入心,深受其影响。《罗帕记》不同于《天仙配》和《女驸马》,它情节生动的讲述的是夫妻生活坎坷不平的悲喜故事,集中反映了女主角陈赛金善良贤惠、温柔体贴、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
性政治下幻影的破灭
-
作者:
孙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贞
性政治
文化宿命
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话语权
-
描述:
丁玲创作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塑造了贞贞这一充满个性解放意识的女性形象,但其悲惨的命运,在性政治上的从属地位,话语权的失语状态,以及不可逾越的文化宿命都注定其曼妙的幻影终将破灭,这也正是丁玲创作道路所代表的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重入困境。
-
文本意蕴与作家本意的二律背反——《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中性别意识探析
-
作者:
孙伟英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蒋光慈
女性意识
二律背反
-
描述:
性别意识,往往是承受作家审美意趣的载体。作家往往运用性别来传达作品的意指。文章通过分析蒋光慈小说中的几个女性形象,来阐发其性别意识与作家本意的二律背反。
-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兼谈文学改编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作者:
庄君
孙媛
来源:
品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创作者
女性
-
描述:
关于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女性意识的研究,近年来成果颇丰,尤其是从明星研究的角度出发而展开。女性作为观众、作为研究者、作为女性形象也均可立题探讨,本文视角聚焦女性创作者,着重于女性为主体创作的表现女性命运的电影作品,着重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
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
-
作者:
孙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情
天然
青春理想
杜丽娘
端庄
-
描述:
《牡丹亭》塑造了杜丽娘这一具有强烈生命感召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女性形象,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的理想。杜丽娘身上不仅有同时代女性共有的端庄美丽,同时还有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杜丽娘对爱情生生死死的追求,是其青春理想的觉醒,这对当时人们的爱情向往和理想追求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因此,杜丽娘的至情形象成为人们冲破封建束缚、渴望个性自由的艺术象征。
-
关汉卿笔下窦娥节妇形象之我见
-
作者:
孙冲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窦娥冤
节妇
关汉卿
形象分析
-
描述:
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直是研究元杂剧时不可避免的重要部分,《窦娥冤》作为关汉卿代表作,窦娥更是其笔下经典的节妇的形象。本文将从传统视角和新视角即窦娥形象的工具性这两方面来对其节妇形象进行分析探讨。
-
论《血染的芳草》的成长主题
-
作者:
孙景鹏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莲莲
成长主题
民族精神
革命英雄
《血染的芳草》
-
描述:
崔复生的红色长篇小说《血染的芳草》是一部典型的成长主题小说。作者在小说中生动地描写了莲莲、马嫂、珠珠、满满等一大批女性形象,着力表现了莲莲不断感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精神状态,展现了主人公莲莲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个弱女子成长为一名革命英雄的变化过程,形成了小说文本自足的精神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不仅有革命女性在苦难中的精神成长史,而且也歌颂了民间社会的生之力,同时也折射了一个民族在血与火的淬砺中所迸发出来的韧性与活力。
-
女性话语的重构:浅评《私人生活》
-
作者:
孙婷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觉醒
女性地位
形象重塑
-
描述:
《私人生活》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中不仅有对男性话语的瓦解,更有对女性话语的重构。陈染从女性形象塑造、女性欲望觉醒、女性地位确立三个方面对女性话语权进行了极大的扩张,是女性主义作品的突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