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女性话语的重构:浅评《私人生活》
-
作者:
孙婷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觉醒
女性地位
形象重塑
-
描述:
《私人生活》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中不仅有对男性话语的瓦解,更有对女性话语的重构。陈染从女性形象塑造、女性欲望觉醒、女性地位确立三个方面对女性话语权进行了极大的扩张,是女性主义作品的突破之作。
-
性别认同:当代中国女性艺术的创作基点
-
作者:
顾春花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认同
女性艺术
形象重塑
-
描述:
当代女性艺术家在作品中发起了性别追问,表明了她们性别意识的觉醒.性别认同是女性自我认识的核心内容.在肯定自我性别之后,她们塑造了不同于男性艺术家笔下的女性,还原了真实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女性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
-
论《阳光下的葡萄干》中的黑人妇女形象
-
作者:
钟慧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性
刻板形象
形象
《阳光下的葡萄干》
形象重塑
-
描述:
作为美国统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黑人妇女的负面形象长期存在于以白人父权主义为主的美国主流文化中。对黑人妇女形象的刻意“恶化”不仅使得对黑人妇女的各种压迫合法化,而且严重阻碍了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发展。此外,对黑人妇女形象的刻意恶化还使得黑人妇女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和足够的社会关注,处于边缘化地位。因此,重塑黑人女性形象成为美国黑人女作家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著名黑人女剧作家洛林·汉斯贝里创作的戏剧《阳光下的葡萄干》就是这样一部反映黑人妇女真实面貌的作品。该剧于1959年在百老汇首演后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