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建女性历史的空中楼阁:新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周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新历史小说   女性  
描述: 研究新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历史小说将传统历史小说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角色推到文本的主角地位、历史的正面,娼妓、姬妾、地主、土匪以及一切凡夫俗子的正面描写,使得正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殆尽,边缘人物和中间状态,以及世俗化、生活化、民间化的东西成为小说主调。平凡的女性身上不再负载过多的民族情结和家国道义,小说对于纯粹人性的刻画,直达文学审美的正面。众多的平凡女性形象,构成了与历史小说所不同的历史场景,在文学层面完成了对于女性历史的重建。 以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理论为理论参照,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
论多丽丝·莱辛作品对传统两性关系的解构和重建
作者: 周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文学创作   英国女作家   莱辛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活跃在20世纪文坛最重要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她经历独特,有着强烈的社会和文学使命感。她以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其作品几乎涉及二十世纪所有的重大问题和思想:种族主义、共产主义、女权主义、神秘主义、现代心理学等等,而其基本的主题是政治和妇女的命运,尤其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一直是评论家们讨论的焦点。她的多部作品,如《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十九号房》、《黑暗前的夏天》等,都对女性问题进行关注。然而,莱辛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女性问题,就像她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
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书写及其认知
作者: 周雳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认知   女性书写   海明威  
描述: 在任何作家笔下,女性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人们得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性别独特性和文化独特性方面的深入探索和丰富表现,开辟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研究海明威。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男权语境中的女性形象。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天使型、魔女型和挣扎型。天使型女性是作家心目中的理想类型,从女性主义角度而言,它反映了海明威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期待。对魔女型女性的塑造,更加体现出作者对前一类女性的偏爱。而对挣扎型女性的关注,
关于《痴人之爱》中的奈绪美
作者: 周瑾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观因素   自卑   主观因素   妖妇  
描述: 本论文以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谷崎润一郎的《痴人之爱》为主要对象,同时简单阐述了大正时期为止的有关恶魔系列的一些作品,并围绕作品中出现的重要女性形象之一的妖妇进行考察和研究。 谷崎在一生中创作了各种女性形象,其中重要的一个形象就是妖妇形象。在作品中出现的妖妇以其美丽的肉体为武器,去诱惑男性,并残忍地虐待他们,这种形象深入人心。此次,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以《痴人之爱》中的女主人公奈绪美为视点,分析其成为妖妇的原因。 本论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作家活动,以及关于
好莱坞电影五十年华人角色定型分析1949-1999
作者: 周媛媛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华人形象   角色定型   美国电影  
描述: 今天的全球化对不同文化提出了严峻挑战,使文化认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日益重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对非我群体的角色定型是不可避免的,而此种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了该文化对此外来群体的态度与战略。电影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被视为社会生活及价值观的反映,因而揭示了一国的民族精神及其对外来民族的角色定型。 本文试图回顾新中国建国五十年来自1949-1999年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典型角色定型现象,并分析其对华人文化的表现手法。文章在运用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时,借鉴了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及理论,如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报刊《女子世界》中女性体育研究
作者: 周婷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子世界》   辛亥革命时期   妇女报刊   女性体育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1898年中国第一份由女子主办、面向女性的报纸《女学报》诞生,预示着新兴的女性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随着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势力的发展,女子教育的兴起,辛亥革命时期出现了妇女报刊发展的第一次高潮。革命派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宣传民主革命学说,创办了《女报·女学报》、《女子世界》、《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神州女报》、《女报》、《留日女学生杂志》等等。此时期创办的妇女报刊,既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又对近代中国民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夏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民族题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少数民族电影是新中国开掘出来的新题材和新风尚,解放前在中国45年的电影史上仅出现过几部屈指可数的少数民族电影,解放后在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大放异彩,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女性形象不仅以她美丽明媚的女性特质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娱乐和情感的需求,而且以她聪慧能干的积极表现极大鼓舞了当时观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热情,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整体呈现出德才貌兼备的完美形象,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高度理想化的集体想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沈从文与汪曾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谷雨   周婧婷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沈从文和汪曾祺,京派第一、二代领军人物,在织就希望与理想的文学王国里,他们不约而同地塑造了"纯真、美好、善良"的女性形象.虽都在书写女性,但沈、汪却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前者往往将人物化身为"美与爱"的女神,而后者则把女性在生活中平凡的光辉展露无疑.
《边城》与《大淖记事》中女性形象表现的对比分析
作者: 谷雨   周婧婷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翠翠与巧云是沈从文《边城》和汪曾祺《大淖记事》中着墨表现的典型女性形象,作者都给她们设置了不可抗拒的人生际遇,但奏响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交响曲。尽管从叙事结构来看,《边城》与《大
沈从文笔下都市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意识
作者: 周琳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视角   妇女形象   男权意识  
描述: 沈从文的都市小说中塑造了一类既拥有美丽和智慧、又有自主能力的进步知识女性.这类女性形象极大地张扬了女性的自主意识和追求,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然而,如果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些都市女性进行妇女形象批评,会发现沈从文作为一名男性作家,有着男性作家的心理期待和价值判断,在女性形象塑造中透射出强烈的男性立场和男权意识.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