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电视媒体女性角色及女性视角
作者: 周琼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电视传媒   视角   女性  
描述: 电视传媒在社会性别角色观念的宣传和女性自身的形象塑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充当了一个重要的性别传播器。故电视应打破传播领域内的偏见和歧视,运用女性视角重塑新时期女性形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论清真词之以赋入词
作者: 周曦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融裁   以赋入词   清真词   人物形象  
描述: 邦作为宋代具有独特地位的词人,其词集前人所长,启后人之新路。特别是其充分发展了柳永以赋入词手法,结合前人典故诗句之精华,创造了有别于众人的女性形象和旅人形象。
池莉小说的比较研究述评
作者: 周静漪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女性作品   比较研究  
描述: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当代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及译作亦广受国内外欢迎。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国内外池莉小说比较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观点,从作品的题材、叙事结构、艺术个性、语言风格、女性形象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为展开新的研究提供参考。
探析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作者: 周晨芳   来源: 学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广告   传统美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使用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开掘和合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审美标准的合理部分,有助于拓展广告创意空间,沟通本土消费心理,亦能对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和社会道德建设做出贡献.本文主要运用举例法,探析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在电视广告中如何合理呈现,希望对中国的电视广告在运用女性元素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天使或妖妇:解析《简·爱》女性主义艺术形象
作者: 周磊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维多利亚时代   男女平权   男性意识   妇女小说   女性主义  
描述: 《简·爱》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女性主义小说,集中反映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核心思想:男女平权。简爱所代表的新一代女性的形象无疑是对父权制社会“家里的天使”的一种颠覆,是潜藏在“天使”背后的“妖女”。但是囿于时代的局限,《简·爱》这一艺术形象烙印着男性意识,是以男性意识为参照;它只能反映女性的觉醒.而无法为觉醒的女性找到真正解放的出路。
《到泉水去的道路》中波多野晶子形象赏析
作者: 周兴会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到泉水去的道路>是日本战后作家广津和郎的一部代表作.该作品塑造了一个光彩亮丽的女性形象,单是小说的标题就有很明显的象征意义. "泉水"总是给人甘甜的感觉,究竟是谁的人生会走向美好呢.广津和朗先生用现实主义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战后日本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女青年波多野晶子的形象.她是一个"亮眼睛姑娘",心地善良,美丽大方且独立性强.
川端康成和张爱玲的悲剧意识比较
作者: 周密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曼璐   悲剧意识   百子   川端康成  
描述: 川端康成和张爱玲都擅长描写女性的悲惨经历和爱情故事,他们悲剧意识的比较是一个值得开拓的领域。《彩虹几度》的百子和《半生缘》的曼璐有着相同的悲剧历程,表现在悲剧的根源、悲剧的加速和悲剧的高潮三方面。分析这三方面,延伸对川端康成和张爱玲在悲剧意识的形成、悲剧意识与美的关系和悲剧意识的整体性与个体性三方面的比较。 川端康成与张爱玲,这两位风靡于20世纪中期、擅长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家,分别在《彩虹几度》和《半生缘》两部著名小说中,塑造了两个经典的悲剧女性:百子和曼璐。她们的生存背景、婚恋人生以及精神价值被毁灭的
天使或妖妇
作者: 周磊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简·爱》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女性主义小说,集中反映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核心思想:男女平权。简爱所代表的新一代女性的形象无疑是对父权制社会“家里的天使”的一种颠覆,是潜藏在“天使”背后的“妖女”。但是囿于时代的局限,《简·爱》这一艺术形象烙印着男性意识,是以男性意识为参照;它只能反映女性的觉醒,而无法为觉醒的女性找到真正解放的出路。
试论《红字》的女权主义精神
作者: 周盛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霍桑   海斯特   女权主义  
描述: 霍桑的《红字》以17世纪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引入"通奸"这一敏感话题,以女主人公海丝特通奸被发现、受罚为线索,并对以海丝特为代表的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命运展开探索。本文将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分析,深入探索霍桑在小说《红字》的潜在的女性意识,并对霍桑女性意识的妥协性进行解读。
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 周磊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今天   中国的国际劳动妇女节   明天   昨天  
描述: 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团结战斗,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光辉节日。时值她的百年年之际,这个节日在中国也迎来了她的九十岁生日。本文试论述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三大发展历程。把握这一发展历程对于了解中国妇女运动的走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 1 2 3 4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