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图像里的现代性:解读《良友》画报
作者: 吴朝虎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画报   现代性知识   现代性   女性形象   《良友》  
描述: 《良友》是解放前中国画报史上的佼佼者。它是继晚清《点石斋画报》之后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新闻性画报。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上海,它不仅是现代都市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更是现代生活观念的倡导者和都市图像的建构者。而且,它还针对上
传媒中被消费和自我消费的女性
作者: 吴翔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消费   自我消费   女性缺席   新女性观念  
描述: 在现代传媒社会中,传媒担负着培养公众对社会“共识”的任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依靠包括男性和女性的全体社会成员。因此,传媒是否拥有正确的性别意识,与女性,乃至整个社会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进入市场的中国传媒塑造的“美女”、“弱女”等女性形象,指出其存在的重要问题;随后本文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对女性形象“消费和被消费”的双重塑造,带来现实女性自尊、自强、自爱三重丢失的严峻现实。因此,中国媒体只有在维护女性尊严、营造有正确性别意识的社会环境、促进男女平等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八九十年代台湾女性主义小说研究
作者: 吴笛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是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和本土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萌生并成长起来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台湾女性主义小说因台湾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和作家自身经验和思考角度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它们缤纷的色彩共同丰富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呈现八九十年代台湾女性主义小说光谱式的不同侧面,在分析上个世纪后二十年台湾女性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分别从女性与社会变迁、女性与婚姻家庭、女性与情欲和女性文体等层面切入,试图对八九十年代的台湾女性小说有一个较全面概括和较细致的分析。  
超越与妥协:乔治·爱略特的矛盾
作者: 吴振寅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矛盾   乔治·爱略特   女性主义  
描述: 英国小说家乔治·爱略特(1819-1880),是最能代表英国文学“伟大传统”的杰出小说家之一。英国小说到了爱略特手里,才真正成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成为一种分析人性﹑解释社会和宣扬道德的手段。著名学者弗·雷·利维斯盛赞她的作品具有“托尔斯泰式”的思想高度。 爱略特在女性历史上取得了无人可比的成就。但是,由于她的观点和创作主题,其作品温情保守,没有塑造出一个突破传统﹑展现自我并获取胜利的女性形象。这一反差成为评论家们尤其是女权主义者的批评重点。女权主义评论家们批评乔治·爱略特的作品认可传统对女性的束缚,消极
以ZMET技术探索女性主管管理形象认知之研究
作者: 吴美娥   来源: 世新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管   管理形象   ZMET  
描述: 一個企業經營的成敗,管理者佔極重要的因素,從企業因應組織變革而改變選才的角度來看,女性已從輔佐、協助支援的地位,突破為主導決策的地位,與男性共同成為職場上的經營者,成為二十一世紀重要的人力資源。此種職場生態的重大改變,必有其在組織行為與人事管理層面的意義,也值得學術界加以研究探討。有鑑於此,本研究透過Zaltman隱喻誘引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簡稱ZMET)去探索企業員工對女性主管管理形象的認知,以作為企業人力資源規劃與管理方面的參考。ZMET
女性自我完善的苦难历程在托妮·莫里森早期三部作品中的完美体现
作者: 吴秀英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美国小说   黑人文化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黑人妇女在社会中一直遭到歧视。然而,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国黑人运动的不断深入,妇女运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女性主义的欢呼声中,越来越多的妇女作家应运而生。于是,妇女文学与黑人文学开始结合。七十年代后,一批黑人女作家在美国文坛拥有了她们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黑人民族传统及其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她非凡的努力和惊人的才智一举打破黑人妇女在文学界的沉默,成为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黑色明珠。托妮·莫罩森对女性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的作品非常值得细心的揣摩和
中国妇女参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吴玲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参政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描述: 妇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而妇女参政则是妇女解放的高级形式。在当代中国,妇女参政不仅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政治文明的逐步提高,中国妇女参政作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探讨妇女参政的涵义入手,全面介绍中国妇女参政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中国妇女参政的影响因素,努力探究提高中国妇女参政水平的主要对策,以期对中国妇女参政发展有所借鉴。 本文分四个部分:
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的文化生活与文学
作者: 吴碧丽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文学   文化生活   吴江叶氏家族  
描述: 明末清初吴江叶氏家族作为苏南的一大望族,其生活方式与文学活动中传承着近古士族的许多共性,是一种典型的文士生活。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读书、吟诗、交友、游乐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模式。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学活动密不可分,形成了“文”化生活和生活化的文学。 本论文试图通过大量史料和地方文献资料,来客观再现明末清初以吴江叶氏为主的苏南士族的日常生活和文学活动,深入挖掘其“文”化生活的内涵,尤其注意他们的“文”化生活与明清之际文学创作的交叉影响,并对其成因和现实意义进行探究。 《绪论》部
追寻心灵的自由:解读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中的女性“逃离意识”
作者: 吴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欢乐之家》   自我   逃离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是美国文坛一位著名的女性作家。1905年伊迪丝·华顿出版了她的成名作——长篇小说《欢乐之家》(The House of Mirth),它的问世奠定了华顿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对该小说中的“逃离”的主题进行探讨。《欢乐之家》中,美丽聪慧的女主人公莉莉试图利用自己的美貌换取一段富有的婚姻,以此成为“欢乐之家”的一员,过上奢华的物质生活。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在追求与有钱男人的婚姻的过程中,莉莉却常
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性别研究及教育管理对策
作者: 吴碧宇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语自主学习   性别差异   教育管理对策  
描述: 本研究在综述了国内外外语自主学习和外语学习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假设:非英语专业类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因而本研究希望通过对非英语专业类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的性别差异研究,为教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效率提供帮助,为男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相互借鉴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本研究首先在前人的资料基础上,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南昌师范学校04级体艺类新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并用SPSS11.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英语自主学习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