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播媒介中职业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传播媒介   形象分析  
描述: 本文聚焦“媒介从业领域中的职业女性”和“媒介传播内容中的职业女性”,结合女性对媒介活动的参与程度、媒体社会性别意识呈现状态、媒体的女性形象表达方式等内容,对传播媒介中职业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此举关系到传播媒介中职业女性的精神成长和自由人格塑造,有助于她们在逼仄环境中,认清现实处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节侠记》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作者: 刘瑞筱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侠记   品质   女性  
描述: 《节侠记》是明代时期的一部历史剧,在剧中主要描写了两位女性形象,在她们的身上具有美好的品质,对男主人公裴伷先的命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推动着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浅谈爱情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瑜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爱情诗歌   女性  
描述: 诗歌是文学的源头,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银河中,爱情诗歌是这条银河中灿烂的一颗明星,欣赏这些作品,眼前似乎浮现出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由《今昔物语集》的女性形象看当时社会的女性观:以本朝世俗部为中心
作者: 刘沙沙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今昔物语集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今昔物语集》,是一部产生于平安时代院政时期向镰仓武士时期过渡的作品,它收录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的佛教和世俗故事一千多则,在日本说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其中的本朝世俗部为中心,以其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及道德训诫为线索,分析当时社会的女性观。
浅析《寡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春雪   来源: 文学教育(上、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寡妇》   女性形象   朱玛拜·比拉勒  
描述: 浅析《寡妇》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茨菰》中顾彩袖的悲剧命运
作者: 刘阳   来源: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彩袖   悲剧成因   苏童   女性命运  
描述: 苏童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其获鲁迅文学奖作品《茨菰》中的顾彩袖更是其代表。通过对该典型人物悲剧命运的深入剖析,从城乡文化差异和歧视心理、人性的虚伪、男权世界和主体性的缺失等多个方面出发,深究造成以顾彩袖为代表的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试析敦煌变文中的丑妇形象
作者: 刘月菊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丑妇形象   敦煌变文  
描述: 我国传统的女性长期生活在男权统治之下,解读古典文献中的女性形象是我们认识女性地位和男权意识的一个窗口。本文从女性文学视角,分析了敦煌变文中出现的丑恶的女性形象,在男权社会下是以何种方式呈现的。
黑人妇女主义的彰显:《外婆的日用家当》评析
作者: 刘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彰显   母亲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小说集   作品   美国黑人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黑人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沃克早期的一部作品,收入在作者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寻找母亲的花园》里。《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虽然没有宏大、激烈的场面描写,但是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的一次会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艾丽斯.沃克通过短篇小说集
探析《女女女》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刘彦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少功   现代城市文化   文化内涵   女性角色   文学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寻根文学   短篇小说  
描述: 寻根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对于现代文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寻根文学重在对传统文学的挖掘和探究,强调对文学的寻根,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继承。寻根文学最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寻根文学的兴起,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提出对"文学的根"进行追溯和寻求,并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韩少功作为我国著名的文
元代婚恋剧女性择嫁书生现象探析
作者: 刘敏锐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择嫁书生   择嫁原因   元代婚恋剧  
描述: 元代婚恋剧中,女性形象大多性格鲜明,在爱情上积极主动,在婚姻上有自己的主见,敢于选择自己理想的配偶,而这一理想的配偶标准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书生。书生成为女性择嫁的主要对象折射出女性择偶标准的一大变化,显示了当时女性较强的自主意识,也揭示了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元代文人希望通过得到女子青睐的情节来求得心理补偿的创作动因。
< 1 2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