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搜索到相关结果 226 条
-
试论消费文化下的泛女性气质:以《瑞丽·伊人》与《时尚·先生》叙述的两性角色为例
-
作者:
刘娟
刘于思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男性形象
时尚杂志
性别形象
中产阶级
消费文化
两性角色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一、消费语境下的时尚杂志人物形象媒介呈现的性别形象是文化研究的经典课题,而市场细分的时尚杂志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时尚杂志在中国蓬勃发展始于1987年[1]。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
-
马嵬驿,爱情的流离与背叛:以中国女性命运的文学关照与现实镜像为例
-
作者:
刘小刚
刘琳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沈祖棻
女性文学
《马嵬驿》
-
描述:
沈祖棻以轻灵婉丽的诗人气质,赋予其作品的浓浓诗情和瑰丽幻想,照亮了历史暗隅中挣扎着的女性世界。正如她在《赠孝感》一诗中写道:"我却用彩虹架起梦的桥梁,采摘璀璨的星斗和皎洁的月光,用情丝和思绪系上灵活的笔尖,去做灯火照亮每个灵魂的暗隅。"而在她的小说里,塑造得最有代表性、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是《马嵬驿》中的杨贵妃。在这部小说中,是作为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在其生命的即将终结之时,杨贵妃发出了对女性整体存在状态的悲叹———痛苦又无可奈何,清醒地认识到了女性悲剧命运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使自身也升华为一个
-
中国歌剧中典型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
-
作者:
刘晶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歌剧
演唱风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我们知道,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歌剧表演的根本任务。本文对中国歌剧中不同气质类型的典型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其演唱风格对形象塑造的烘托。
-
浅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晓萍
来源: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荆棘鸟》是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它以其动人的爱情故事和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打动了很多读者。三位勇于抗争、追求理想爱情的女性更是小说的灵魂,她们追求的理想爱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她们的情感体验多以失败告终,但是从她们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一种崇高悲壮之美。
-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瑞娟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爱情
婚姻
女性
-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对女性传统意念中奴性意识进行深刻揭露与剖析,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其笔下的女性形象,透析她们对爱情、婚姻的追逐及对人生的态度,展示与思索女性人物的生存命运和精神世界,探索女性隐迷的心理与渴望,进而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现代意义,探析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
《心指引的地方》与《廊桥遗梦》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
作者:
刘宇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情
《心指引的地方》
《廊桥遗梦》
女性形象
-
描述:
《心指引的地方》与《廊桥遗梦》分别是意大利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畅销小说。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为女性,且都在婚姻中发生了婚外情。本文试从两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视角来比较两篇小说,分析出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女性的爱情观和家庭责任感,并将她们与后代即当代女性进行比较。
-
在压抑中认同、反叛和妥协:论樋口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晓杏
来源:
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妥协
反叛
樋口一叶
认同
女性形象
-
描述:
日本优秀女作家樋口一叶在作品中多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感受,满怀同情心地描写那些深受金钱关系和封建礼教双重压迫的社会底层的女性,对社会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呈现出一种女性意识的模糊觉醒,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论述,并结合一叶自身的经历和所处时代的特征来论述这些拥有不同经历和思想的女性最终走向同样不幸悲惨际遇的原因,进而发掘出更多的深层涵义及其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
-
清末小说女性形象的社会性别意识与乌托邦想象:以《女子世界》小说创作为例
-
作者:
刘钊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乌托邦小说
《女子世界》
“男女平权”
-
描述:
19到20世纪之交,内忧外患的社会形势催生了中国的乌托邦小说,并促进了中国乌托邦文学思想的发展,以"男女平权"为核心的社会性别建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当时女性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清末女性期刊中的小说专栏成为思想家们启蒙妇女和为女性代言的阵地。徐念慈、周作人等人在《女子世界》的小说中,借女子救国、增强智慧、锻炼体魄、履行母职等方面的书写探讨了女性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他们创作中的性别乌托邦思想,既表现了对当时女界现状的忧虑和不满,又指出了女性未来生存的美好前景,为偏重于以国家、社会生活为主体的现代中国女性
-
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的社会化
-
作者:
刘晓林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杂剧
关汉卿
女性形象
-
描述:
关汉卿--元杂剧代表作家,号"已斋叟",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自称"浪子班头",曾狂傲的向世人宣告"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由于对当时元代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满,他便以笔来作为抒发悲愤的武器,创作了一大批抨击社会时弊的文学著作。
-
关汉卿婚恋剧中女性形象新探
-
作者:
刘佳
来源:
金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引章
富有理性
自由恋爱
-
描述:
本文着重阐述关汉卿婚恋剧中受欺辱的女性形象:宋引章.宋引章是关汉卿戏剧中软弱的典型,但本文将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有所新探,即性格软弱女性亦有她的人性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