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刘燕,刘晓】搜索到相关结果 62 条
-
解读《恋女》中的女人们
-
作者:
刘晓露
来源: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意志
矫正作用
劳伦斯
女性
-
描述: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
解读《恋女》中的女人们
-
作者:
刘晓露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劳伦斯
<恋爱中的女人>
女性
-
描述: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关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
《列女传》系列女性论
-
作者:
刘晓然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向
许穆夫人
女子
中国妇女
母亲
毛泽东
历史上
列女传
文学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列女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叙女性事迹的专辑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但成书两千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此,作者撰文论述《列女传》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部湮没已久的专著的重视和深层探索。
-
试论《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所谓“影子说”
-
作者:
刘晓峰
来源:
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薛宝钗
影子说
晴雯
类型化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袭人
林黛玉
人物形象
-
描述:
清人涂瀛在《红楼梦问答》中说: 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晴雯,黛玉之影子也;写晴雯所以写黛玉也。这两段话揭示的是《红楼梦》中人物描写的类型化问题。《红楼梦》善于刻划女性形象,而林黛玉、薛宝钗、晴雯、袭人等刻划得尤为生动。作者何以取得这样大的成功?
-
打开赵玫这本绚丽的书
-
作者:
刘晓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色的人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张艺谋
文化融合
赵玫
武则天
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赵玫(满族)拥有一个世界,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她的书便是她的世界里最宝贵的财富。
-
试论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
作者:
刘晓南
来源: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男性形象
共性特征
意义
原因
-
描述: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以描写女性形象著称的女作家。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选择她笔下几类最富代表性的男性形象,将其放在一定历史与文化时空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寡于情、陋于质的共性特征。分析他们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揭示作者塑造男性形象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意义。女性唯有在经济上、精神上独立。才有可能得到男性的尊重,才能摆脱被奴役的悲剧命运。
-
对《沙恭达罗》和《西厢记》中爱情的解读
-
作者:
刘晓燕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西厢记
沙恭达罗
爱情
中印文学比较
-
描述:
本文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以《西厢记》和《沙恭达罗》为文本 ,比较了中印文学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爱情的性质 ,是由叙述话语权决定的。在《沙恭达罗》中 ,宫廷作家迦梨陀娑出于对宗教的阪依和对国王的歌颂 ,依照印度古老的神定爱情观 ,描绘出宗教性的天籁的理想之爱 ,为女性在宗教、自然中谋得独立的精神支柱。在《西厢记》中 ,寻求自我安慰的失意文人创造出意淫式的爱情 ,淹没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和形象建构 ,苑囿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
延安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女性的解放
延安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从1937年至1949年发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的文学,是在政治环境影响下的独特的文学景观。在延安文学中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在政治话语影响之下形成的。本文将主要探究政治话语与延安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论文总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介绍了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特点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延安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历史文化语境。首先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正在开始轰轰烈烈的全民抗战,同时因为不同地
-
唐代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晓露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仕女画
女性形象
传统仕女画
-
描述:
中国绘画在唐代走向了风格的成熟和创作的繁盛阶段,其中人物画的成就及其显著,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张萱和周肪两位画家的仕女画为代表,唐代,绮罗人物盛行,给五千年的绘画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有着它自身独具特色的美,值得我们深入的分析和学习,这一时期也恰恰是唐代仕女画最繁盛的时期,也为我们得学习研究提供了大量精彩的历史资料。绮罗人物在唐代盛行,使唐代人物画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类作品为我们了解唐代的人物画发展风貌提供了大量有迹可循的历史资料。同时,我们还
-
女性主义视角下抗战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刘晓琴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女性主义视角下抗战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