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超越禁忌的女权主义作家:解读简·德万尼的《甜蜜天堂》
作者: 刘浩波   田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万尼   《甜蜜天堂》   女权主义  
描述: 《甜蜜天堂》是20世纪澳大利亚女性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简·德万尼展示了1935年北昆士兰甘蔗工人罢工事件,并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一方面表现了工人阶级妇女的身份、生活和斗争,讨论了她们在罢工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生动描述了Dulcie在女权思想和政治上的进步。
超越禁忌的女权主义作家:解渎简·德万尼的《甜蜜天堂》
作者: 刘浩波   田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甜蜜天堂》   女权主义   简·德万尼  
描述: 《甜蜜天堂》是20世纪澳大利亚女性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简·德万尼展示了1935年北昆士兰甘蔗工人罢工事件,并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一方面表现了工人阶级妇女的身份、生活和斗争,讨论了她们在罢工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生动描述了Dulcie在女权思想和政治上的进步。
简·德万尼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浩波   来源: 短篇小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权主义思想   德万   女性主体意识   形象分析   玛丽   种族关系   道德败坏   性压抑   男权主义  
描述: 一、引言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是父权制观念主导的男权社会,男性具有权威地位,而女性则被边缘化,只具有"他者"的身份,缺失作为"人"的存在。男性为控制女性而创造出一种"理想女性"文本形象,即女性除了甘愿接受社会赋予她们的家庭职责,又需保持不现实的贞洁、禁欲的状态,以自己的人生换取对"爱"的守候。由此出现在男性作者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大都表现为对立的两极,即"天使"与"魔鬼"。
“他者”的颠覆与重构:《甜蜜天堂》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田芳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颠覆   重构  
描述: 《甜蜜天堂》是澳大利亚一部充分表现日丹诺夫革命浪漫主义原则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嬗变过程,反映出生活在男权制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女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颠覆"他者"形象,最终实现独立人格和自由身份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透视作者对男权制规范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他者”的颠覆与重构
作者: 田芳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甜蜜天堂》是澳大利亚一部充分表现日丹诺夫革命浪漫主义原则的文学作品,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经历了从“他者”到“自我”的嬗变过程,反映出生活在男权制为中心的澳大利亚工人阶级女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颠覆“他者”形象,最终实现独立人格和自由身份的艰难历程。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透视作者对男权制规范下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不该被湮没的文学魅力:评简·德万尼的“革命浪漫主义”
作者: 刘浩波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浪漫主义   女性解放   简·德万尼  
描述: 澳大利亚女性文学史上,简·德万尼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作家,她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促使受家庭桎梏的女性从个体层面到社会层面的思想解放过程。在她的作品中,简·德万尼将"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女性解放相结合,赋予了"革命浪漫主义"新内涵。
不该被湮没的文学魅力
作者: 刘浩波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浪漫主义   女性解放   简·德万尼  
描述: 澳大利亚女性文学史上,简·德万尼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作家,她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共产主义思想促使受家庭桎梏的女性从个体层面到社会层面的思想解放过程。在她的作品中,简·德万尼将“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女性解放相结合,赋予了“革命浪漫主义”新内涵。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创作理想
作者: 刘丽珊   孙田芳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先驱,她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其著名的批评论作《一间自己的房间》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理论,而其传记式小说《奥兰多》则成功实现了这一构想。本文试图通过重读伍尔夫的这两篇经典著作以期深入理解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创作理想对于消除男女差异、促进女性写作和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所发挥的积极意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