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邪恶的认知与超越:《伊甸之东》主题研究
作者: 刘晓琴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甸之东》   斯坦贝克   邪恶  
描述: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最为雄心勃勃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想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阐释传统的善恶主题。他要表达的观点是:邪恶是我们每个人身上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有能力选择善从而超越我们自身的恶。 善恶观念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由于其源远流长,邪恶的形象不断的出现久而久之成为一种可以作为文学原型的东西。 本论文中的邪恶观念属于道德的范畴,而非宗教的范畴。它是指当事人由于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生理的或心理的伤害。 为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斯坦贝克在这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被评论家斥之为“不可信”的女
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期刊   钩沉   作品状貌   文艺政策   伪满洲国   作家心灵  
描述: 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也有其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这段文学应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界。 基于以上观念,本论文选择了“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散佚资料的搜集和爬梳,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缺失的角落——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的考述,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绘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部分文学图景,揭橥当时文人复杂的
西方女性文学的道德情境及其文化体认
作者: 刘晓文   来源: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西方女性文学   宗教情结   道德情境   叙事伦理  
描述: 本文以西方情境道德理论为逻辑起点,试图阐明西方女性文学所体现出的道德情境的具体性和复杂性:即道德之善与人生幸福、道德反思与道德自律、自我存在与性自由、和谐情愫与反乌托邦、矛盾身份和话语道德等,并进一步分析指出,西方女性文学所展示出的道德情境,体现了女作家们的宗教道德情结。事实上,很多西方女性作家在其创作中都体现出了宗教与道德伦理的双重维度。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