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男权话语对女性形象的侵犯与强暴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侵犯   男权话语   文学   色情   国家   妓院   十年   女性形象   繁荣   小说  
描述:  九十年代的文学中那些所谓写女人或是写性的小说、影视作品,大有“一支独秀”的势头。这与近年来中国大陆的色情服务行业的“繁荣”紧密相联——虽然在任何时代和国家,色情文化的“利润”及它对整个社会的渗透力都远远不能与直接进行色情交易的行业 (妓院、夜总会等等 )相比,但它们又确实是一根支脉上的两个“果实” (或说“毒瘤” ),以供给不同的人或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的不同需要。   在当今这个被许多人称作“全球化”的世界上,欲望对象化从形式到其覆盖面都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昔日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大众美女”——“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烧马棚》
作者: 刘慧玫   来源: 新课程(教研)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福克纳   他者   美国南方文学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视角   代表作家   女性形象   男性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79-1963)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六百多个人物,其中有诸多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从福克纳所塑造的不同女性角色来看,他是个
从《小妇人》看十九世纪美国新女性
作者: 刘慧芳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小妇人》   新女性形象   十九世纪   反传统   社会背景   奥尔科特  
描述: 本文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撰写的《小妇人》入手,在透视美国十九世纪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当时反传统模式的社会新女性形象。 一、引言 十九世纪,美国正值夫权统治,社会推崇“真正女人”的传统道德标准,其信条的中心点就是要把妇女,特别是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禁锢于家庭之中,扮演社会所规定的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并以这种无形的枷锁,阻碍妇女的个性解放。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如同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妇女作家一样,出身于中产阶级盎格鲁-撒克逊后裔的白人家庭。她的家庭境况和有知识的家庭背景为她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尽管这种教育
谈当代伊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慧   栾雪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当代伊朗   女性形象  
描述: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伊朗的电影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随着伊朗文化政策的转变和社会角色的开拓,女性在银幕上的形象从边缘化走向聚焦的中心。近年来,关于女性权利与地位的题材越来越受到伊朗导演的重视,大量反映伊朗女性真实生活状态的电影走向国际影坛。这些电影塑造了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银幕形象,为世人了解伊朗女性打开了一扇窗。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烧马棚》
作者: 刘慧玫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79-1963)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六百多个人物,其中有诸多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从福克纳所塑造的不同女性角色来看,他是个“妇女的诽谤者”“具有严重厌女倾向”。然而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对福克纳的误解,他本人对此也曾坚决予以否认。福克纳的确刻画了一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甚至显示其大男子主义倾向的女性人物,但是他从未忘记给读者展现导致她们悲剧的社会根源。通过对这些女性角色不同命运的描写,福克纳表达了自己对她们的同情和理解,批评了社会及旧思想旧习俗对妇女的压
莺莺的理性:浅析《莺莺传》中崔莺莺形象
作者: 刘慧慧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崔莺莺   《莺莺传》   理性  
描述: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形象光彩夺目,她与张生的爱情让人扼腕叹息.在与张生的爱情中莺莺表现理性,并没有沉浸于逝去的爱情中不能自拔,这使她有了区别于其他女性形象的特质.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和色情化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社科信息集萃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商业化和色情化
萧红小说中四类女性的悲剧意识
作者: 刘慧珍   来源: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惨命运   杀人   呼兰河传   萧红作品   萧红小说   悲剧意识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无意识   主要体现  
描述: 在萧红作品中,不论是向命运作抗争的还是甘于受生活摆布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相同之处是悲剧的命运,不同的是走向悲剧命运的过程和方式。确切地说,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展示了其悲惨命运。一种类型就是被无意识、无主名的杀人团扼杀的人物悲剧命运。这主要体现在《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姐的遭遇上。在作品中,这个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是一个发育良好、活泼健壮的正常人。然而在"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思想而生活"的呼兰河人和她的婆婆眼里,她却太出格。而其原因却又如此可笑无理。一是因为
论巴金的《俄罗斯十女杰》及相关的女性英雄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国虚无党   巴金   女权主义   俄罗斯十女杰  
描述: 《俄罗斯十女杰》几乎与巴金的成名作《灭亡》同时杀青和问世,它集中体现了巴金早年对无政府主义信仰的追求,以及对妇女解放的关注和理解。与晚清语境中某些外国女性传记的"宗旨驳杂"不同,巴金笔下的俄罗斯女杰阵容整齐划一,她们不仅处于同一时代、国度,而且具有统一的无政府主义信仰并付诸行动的方式。本文在论述《俄罗斯十女杰》与巴金其他作品互文性的同时,还涉及了巴金与高德曼、俄罗斯文学及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以及巴金这类写作开创的革命文学的"去性别"化倾向。
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作者: 刘慧娟   来源: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解放运动   中国女性  
描述: 抗战时期,中国女性在参与抗战活动的过程中,团结全国劳动妇女,反对妇女回家逆流,将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相结合,对妇女运动本身进行反思,其深层意识觉醒,开创出女性解放的新路子新思想。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