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Female History and Female Authority:A Feminist Narratological Reading of Possession
作者: 刘娟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自由间接引语   《占有》   叙述视角   拜厄特   叙述声音  
描述: A. S.拜厄特是当今英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长篇小说《占有》一经出版就立刻被评论界一致公认为是拜厄特最成功的作品,且荣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占有》一书涵盖了诗歌、书信、日记、神话等多种叙事体裁,跨越了远古时期,穿越维多利亚时代并绵延至当代社会,堪称一部举世无双的鸿篇巨著。在这部作品中,拜厄特通过塑造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女性生存境况,表达了她对女性话题的深度关注。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解读。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珊·兰瑟和罗宾·沃霍
试从比喻的分析看女性修辞
作者: 刘娟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喻体   女性外貌   喻词   比喻   本体   艺术语言  
描述: 艺术语言中辞面常常只是一个外壳,辞内则常常超越这一外壳,实现意义的扩展和延伸,“艺术语言”就是在超越了“理”的同时实现了完美的自然回归,应着人类本性,情感的表达冲出了“定法”的束缚,在语言世界中还人类一个自由的表达空间。比喻就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比喻在对本体,喻体,喻词三个基本元素的灵活运用上是所述事物的传达更容易理解,更明了,鲜活。看到那些女性外貌描写的精彩语言,我们会发现素以为丰富的普通语言是如此惨白乏力,但在比喻的巧妙运用中却能使对立的特性不再对立,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皆呈现与于一副副面容
两性原型及其关系在《到灯塔去》中的体现
作者: 刘娟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文学批评   弗吉尼亚·沃尔夫   自传体小说   两性原型  
描述: 弗吉尼亚·沃尔夫不仅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而且还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思想既体现在她的散文里,也溶入在她的小说中。这篇论文所涉及的《到灯塔去》是沃尔夫影响最为广泛的自传体小说。从19世纪后期到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基于《女权辩护》的分析
作者: 刘娟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辩护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伦理   理性  
描述: 西方女权主义伦理学立足于一种全新的社会性别观点,强调女性作为“他者”的经验和价值,向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提出挑战。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是(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西方女权主义的开山鼻祖,她最著名的著作《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Rights of Women)(1972年)被誉为“女权主义基石”,成为了各国女性研究者的必读经典。《女权辩护》是沃斯通克拉夫特在男性主导的政治理论传统下写作完成的,她运用了男性哲学家在人性上所运用的许多论证技巧、假定和
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研究
作者: 刘娟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毛泽东   妇女发展  
描述: 人类社会中不论男女,都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缺一不可。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受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条件的限制,导致男女不平等问题长期存在,时至今日,男女平等仍未真正实现。研究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总结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为当前中国男女平等的实现提供一定的现实启示,这对于转变中国男女平等实现的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段,促进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男女平等思想、马克主义妇女观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人物形象
作者: 刘娟音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自我   自由   追求者   人物形象  
描述: 约翰·福尔斯(1926—2005),是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名的重要小说家之一,1969年发表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荣获了W·H·史密斯文学奖,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就因其主题的新颖和叙述技巧的创新和试验性而备受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尤其是作品中对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彻底颠覆了维多利亚时期传统的女性形象,人物个性鲜明,实为描述英语女性觉醒和发展的佳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者约翰·福尔斯和他的文学成就,阐述了作者在世界文坛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国内外此作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一章,通过描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