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全球南方视角反思性别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五届中国-北欧妇女与性别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 卜卫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典隆德大学   社会科学论坛   学部主席团   传播学研究   女权主义   性别分析   信息传播技术   妇女组织   东南亚研究   传播研究  
描述: 2014年9月22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第五届中国-北欧妇女与性别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来自中国、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的传播学和性别领域的100多位学者、研究生、媒体记者、民间妇女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参会者围绕"性别与传播:信息传播技术的使用、再现、发声与赋权"的主题展开了对话和讨论。此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瑞典隆德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共
民间妇女组织与大众媒介的互动——家庭暴力成为公共问题的过程
作者: 卜卫   米晓琳   来源: 2004第二届亚洲传媒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民间妇女组织   媒介   家庭暴力   互动  
描述: 基于性别的暴力是一个人权问题、妇女健康问题和发展问题。私人生活中对妇女暴力的合法性渗透在许多文化信仰、文化规范和社会制度中,这导致了长期以来社会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熟视无睹和默许。在中国特定情境中,传播,包括大众媒介传播和替代性媒体传播对改变家庭暴力的社会态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妇女组织和妇女活动家更倾向于将大众媒介看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本文首先描述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性质和作用以及民间妇女组织与其合作的可能性。尔后,集中讨论了民间妇女组织与大众媒介互动的三个阶段:第一,寻求合作阶段,通过大众媒介打破沉
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
作者: 刘伯红   杜洁   来源: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基本知识   妇女运动   妇女组织   世界  
描述: 本书讲述了国际妇女运动的足迹,争取平等的里程碑,国际妇女运动的热点问题,国际妇女组织四方面的知识。
中国妇女研究十年 1995-2005 回应《北京行动纲领》
作者: 谭琳   刘伯红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  
描述: 本书收录的论文分为15个主题:妇女与贫困、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对妇女的暴力、妇女与经济、妇女与参政、妇女的人权与法律、妇女与传媒、女童的生存与发展、妇女组织、妇女与文化、老年妇女、婚姻与家庭、学科建设及其他,呈现了’95世妇会以来我国妇女/性别研究的热点话题以及在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发展轨迹。。
女性的反响续集 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二十周年
作者: 刘伯红   谢丽华   吴华   来源: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1995   纪念文集   国际会议   妇女   北京市  
描述: 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时,本书的主编曾经邀集妇女界人士从各自的角度谈了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出版了《女性的反响》。2015年是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20周年纪念,本书主编以续集的形式,请当时的作者谈20年来中国妇女事业的变化和问题,并适当扩大了研究范围,形成了《女性的反响续集》一书,全书共收录了87篇文章,从多元的角度集中地展现了我国最近20年女性研究的现状和主要成果,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文集。
国际妇女参政的实践及其对中国妇女参政的影响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参政   中国妇女   实践   性别平等  
描述: 本文回顾了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国际妇女参政运动和发端于上个世纪的三次妇女运动浪潮,论述了国际妇女参政运动取得的进步与挑战,经过研究认为:1.我国妇女参政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同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社会性别统计:促进性别平等的有力工具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两性的   社会性别   性伴侣   国家统计局   权力的走廊   不平等现象   全面监测   妇女组织   性别研究  
描述: 反映妇女和男子各方面状况的统计和指标,是促进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工具。社会性别统计在消除陈规陋习、制定政策法规、全面监测平等发展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什么是社会性别统计最初,妇女组织和妇女活动家需要妇女状况的数据和指标来推动变化、制定新政策和改变不平等现象,推动了妇女统计的产生。这种
中国女性就业状况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女性职业   职业流动   就业状况   在业人口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农村妇女   女职工劳动保护   中国女性  
描述: 本文试图改变既往对女性就业研究多侧重城镇妇女就业的做法,对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在内的中国女性1980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做了初步描述和分析。作者尝试用性别分析的方法,从女性就业数量、女性就业的产职业结构、女性的职业流动、在业女性的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妇女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1982、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我国女性相对于男性较低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为改进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社会性别主流化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社会性别   性别问题   妇女地位   性别歧视   全球战略   性别分析   行动纲领   妇女组织   性别主流化  
描述: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提出"社会性别主流化"一词是由英文gender mainstreaming翻译过来的,有的国际组织将其表述为"性别观点主流化"、"性别意识主流化"或"性别平等主流化"等。"社会性别主流化"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1985年联合国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内罗毕战略》中,集中反映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中。在1995年联合国
简析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述评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一共进行过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查时间分别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妇女地位是衡量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尺度和标志,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是反映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评估检验中国社会发展制度与政策是否科学和公正的重要依据。对三次调查的目的、内容、结果等作一分析发现,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存在着如下问题:调查目的与调查结果上的纠结;调查指标上的发展和限制;调查结论上的局限与矛盾;理论探讨上的困惑与缺失。研究者及其团队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利用调查的数据,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