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于晓楠,向沁,杨冬,曾晓辉】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图像隐喻与意识形态修辞―从20世纪50年代月份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谈起
-
作者:
杨冬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喻
月份牌
图像
新年画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术》杂志以及年画创作领域内针对月份牌年画有过一场讨论,这一讨论看似针对审美趣味,实际上体现了新旧两套视觉符号系统在隐喻意义上的对立。对月份牌年画的改造和规范,是新中国在构建其视觉表意系统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在情爱的悬崖边:从安娜悲剧及安娜现象看弗郎西丝卡
-
作者:
于晓楠
刘月华
易小会
来源:
科技与生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任
弗郎西丝卡
安娜
爱情
-
描述: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而这一主题的女主角则在世世代代的文学家所讴歌的主题中承受着痛苦.综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者真是数不胜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如痴如醉的情感经历为我们演绎了一段悲切凄婉的爱情故事.同时,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他的小说<廊桥遗梦>中为广大读者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弗郎西丝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女子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世界.
-
女人的痛苦,女性主义的诉说:对丁玲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马藜
杨冬梅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诉说着女性精神上的痛苦、性的痛苦以及女性爱情婚姻的痛苦.作者以独立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女性痛苦状况的描述和痛苦根源的挖掘,唤起女性的觉醒,建构女性的文化,让社会更加关心女性这一特殊群体,从而使女性和男性达到共同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