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玩偶”的误读:从娜拉出走到裘山山笔下女性的多元化选择
作者: 丁丽蓉   张广林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裘山山   娜拉   《玩偶之家》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娜拉身后那一声"砰"的关门声,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被看做是妇女们的"独立宣言"。1918年《新青年》刊登了胡适等翻译的《玩偶之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娜拉"们关于"出走"的探索。娜拉身后大门关闭的震响,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出走——从家庭的逃离,更重要的是一种选择——自主的选择,即从外面将一扇门关闭,表明一种决绝的放弃,这是娜拉在清醒的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出走与回归,是不同的生存选择,任何选择都必然是不完美的。但是,有条件并且能够自主地做出选择,才是女性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彻底的解放。
论《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自主意识
作者: 丁丽蓉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适应环境   自然状态   《红楼梦》   人的自由   自主意识   女性形象   人性发展   社会群体  
描述: 从个体角度看,“处于自然状态的人的自由一直是人性发展的最佳境界,一旦提出规范前提便是对人性的束缚”。但是,从社会群体角度看,群体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为了保障每个人的个性自由,社会为每个成员的生存提供环境的同时要求我们必须遵守社会规范。个体要生存就必须适应环境、遵守规范,然而作为个体的人不是仅仅要生存,还要舒适、快乐、自由,而且追求永无止境。因而面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群体规范,人们常常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刻板地去遵守,而是要抗争.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争取天性更自由的释放。
西方女权主义视域下桐华的作品
作者: 潘海英   丁丽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有成   波伏娃   娜拉   西方女权主义   陈染   步步惊心   林白   一个女性   女权思想   徐坤  
描述: 或许人们并不同意将桐华的作品归到女性文学旗下,她的作品并不像陈染、林白等有意构建女性意识,构筑男女之间的壁垒,甚至连琦琦与张骏(《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下简称《年少时光》)的矛盾也并不是男女意识的差别,而是成长过程中被过分强化的自我意识,《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