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沈从文笔下的“焦虑梦”
作者: 韩李茁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焦虑梦   文学作品   经典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著作繁多,在其作品中最独特的是对女性形象"梦"的描绘。借助弗洛伊德关于焦虑梦的原理,从焦虑状态下的撕裂背离与彻底妥协两个方面对经典女性形象的梦境进行分析,以探究沈从文的生命特质。
简·爱和斯嘉丽比较
作者: 韩娇   来源: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迪   经历   简·爱   斯嘉丽  
描述: 简·爱和斯嘉丽分别是《简·爱》和《飘》的主人公,二者都是世界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典型,但两人之间又有着天壤之别,童年、爱情、婚姻、事业、社会环境,种种差异使她们走上了两条近似平行的人生轨迹。通过分析她们的经历,作为当代女性的我们应取长补短,树立属于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浑然天成的女性观——王小波笔下的女性美探析
作者: 韩琳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平等意识   “绿色的爱”  
描述: 王小波小说所描写的女性群体是个不同以往华语文学创作的另类存在,她们人格独立,精神畅达,厌恶枯燥乏味,追求人生乐趣———以一种非常规的姿态张扬着自身的生命之美。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但是王小波笔下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也为我国当代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抹充满活力的亮色,并在彰显作品文学魅力、反映作者女性观的同时,更进一步折射出王小波本人全部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态度。
试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女性主义的构建
作者: 韩诗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建   大众传媒   女性  
描述: 大众传播对推动中国当代女性的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改变着中国女性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也影响着她们的行为。但也应该看到,女性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报道,在报道中也存在着对女性形象的误导。有鉴于此,探讨中国当代大众传媒对女性的构建,就是要克服大众传播中的不利因素,使其更利于促进中国当代女性的发展与进步。这在当前的背景下,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形式的迫近,精神的飘远:论《倾城之恋》的电影改编
作者: 韩灵   来源: 读写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夏志清在1957年称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虽然评论家各有偏颇,但可证明张爱玲小说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思想性,里面的描写的市民及女性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很强的社会启蒙作用
关于《雪国》中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关系的探究
作者: 韩琦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关系   驹子   对立   统一  
描述: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中,主要写了两个女性人物:驹子和叶子,她们与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岛村、行男存在着感情上的纠葛.对于他们四人的感情纠葛,作者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寓意更深的人物刻画上.本文从小说的作者对驹子和叶子的人物刻画上着手,来探究她们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培尔·金特》中的艾性对培尔·金特“自我”的影响
作者: 韩路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尔·金特   自我精神   易卜生   女性  
描述: 《培尔·金特》一剧中影响培尔·金特“自我精神”的因素有许多。这些有的让培尔·金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有的则改变了他的命运。剧中的女性对培尔·金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奥丝、英格丽德、索尔薇格、山妖公主等女性人物,在剧中都使得培尔·金特或多或少从思想、命运上发生转变。这些转变所产生的结果与现实,则正是戏剧家易卜生给予观众所思考、讨论、探索的问题。
《培尔·金特》中的女性对培尔·金特“自我”的影响
作者: 韩路   来源: 戏剧之家(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培尔·金特   自我精神   易卜生   女性  
描述: 《培尔·金特》一剧中影响培尔·金特"自我精神"的因素有许多。这些有的让培尔·金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有的则改变了他的命运。剧中的女性对培尔·金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奥丝、英格丽德、索尔薇格、山妖公主等女性人物,在剧中都使得培尔·金特或多或少从思想、命运上发生转变。这些转变所产生的结果与现实,则正是戏剧家易卜生给予观众所思考、讨论、探索的问题。
中共将妇女解放纳入民族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及理论支撑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民族解放   女国民  
描述: 中共四大的妇女运动决议案首次提出将妇女运动作为民族解放运动要素的理论原则。它顺应了20世纪初劳动解放、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的国际潮流,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根植于"我在家国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回应了"一般妇女运动"对待革命的立场与态度等重大问题。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了社会系统理论、人道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观点,以国权、人权、民权与女权的相互关系及"女国民"身份建构的相关理论为支撑,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必然性,而并非仅仅是"收编"妇女运动的策略或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口号。
女性/性别学学科范式再探析——研究对象与知识领域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   范式   性别   性别平等  
描述: 学科范式是女性学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追寻女性学创始者的意图、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以及女性学发展的趋势,厘清女性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与知识体系。女性/性别学是研究性别平等、和谐的社会、历史、文化作用与机制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