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
作者: 韩廉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本质主义   先驱   西方早期女权运动   戊戌妇女运动  
描述: 戊戌妇女运动一开始就对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即用“男女差异教育形成论”抨击“男智女愚天生论”,因而成为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中西早期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只是详略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差距。这就说明至少中西早期妇女运动的水平不分轩轾,西方学术界笼统地认为中国妇女运动远比西方落后是一种偏见。
中国妇女运动实践对妇女理论基本概念的建构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范畴   女子解放   基本概念   理论背景  
描述: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
中国共产党关于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关系的基本主张——中共首部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社会生活探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共产党关于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关系的基本主张——中共首部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及相关文献研究
欧洲现代历程中的妇女地位——从第一代女权运动看欧洲的现代化历程
作者: 韩航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男女不平等   女权主义   启蒙运动   妇女组织  
描述: 伴随着欧洲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关于女性群体权利问题的讨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仅是这一个群体的思想转变,更是整个欧洲文明的一次觉醒。本文简要通过对第一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分析,浅析欧洲现代化历程为女权主义运动提供的条件以及女权主义运动对欧洲现代化历程的推动作用。
欧洲现代历程中的妇女地位——从第一代女权运动看欧洲的现代化历程
作者: 韩航宇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男女不平等   女权主义   启蒙运动   妇女组织  
描述: 欧洲现代历程中的妇女地位——从第一代女权运动看欧洲的现代化历程
戊戌时期妇女运动侧重民族革命的文化分析
作者: 韩廉   来源: 清史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戊戌时期妇女运动   实用理性   家国情怀   整体思维   传统文化  
描述: 戊戌时期妇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始终关注反帝救亡的民族革命,而相对淡化了对男性中心的社会性别制度的批判,其缘由除了海内外学者已论及的历史原因即当时的民族矛盾远比两性矛盾尖锐外,还有三个传统文化因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重实用、黜玄想的致思倾向使戊戌时期妇女运动的参与者对强国保种实际需要的热情本能地高于对男性中心的社会性别制度的理论批判;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使得国家和民族利益自然地成为戊戌时期妇女运动参与者压倒一切的选择;三、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方式使得戊戌时期妇女运动参与者将妇女解
中国妇女运动实践对妇女理论基本概念的建构——“五·四”时期“女子解放”的含义及其理论背景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理论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中国   “女子解放”  
描述: 本文以为,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建设要在妇女运动实践中进行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梳理,因而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五@四"时期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其基本概念、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背景.认为这一时期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女子解放",其基本含义是女子摆脱屈从男子的地位,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自由.其理论背景较为复杂,有"天赋人权"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进化论、人道主义理论,而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几个分析范畴的产生:"妇人运动"与阶级、妇女与劳工、妇女与社会主义、妇女与民
中共将妇女解放纳入民族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及理论支撑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民族解放   女国民  
描述: 中共四大的妇女运动决议案首次提出将妇女运动作为民族解放运动要素的理论原则。它顺应了20世纪初劳动解放、民族解放、妇女解放的国际潮流,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根植于"我在家国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回应了"一般妇女运动"对待革命的立场与态度等重大问题。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了社会系统理论、人道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观点,以国权、人权、民权与女权的相互关系及"女国民"身份建构的相关理论为支撑,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必然性,而并非仅仅是"收编"妇女运动的策略或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口号。
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兼驳中国妇女运动比西方落后的偏见
作者: 韩廉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本质主义   先驱   西方早期女权运动   戊戌妇女运动  
描述: 戊戌妇女运动一开始就对性别本质主义进行了与西方早期女权运动同样的批判,即用"男女差异教育形成论"抨击"男智女愚天生论",因而成为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中西早期妇女运动对性别本质主义的批判只是详略程度不同,没有本质的差距.这就说明至少中西早期妇女运动的水平不分轩轾,西方学术界笼统地认为中国妇女运动远比西方落后是一种偏见.
从解放政治观到生活政治观
作者: 韩育萍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政治   生活政治  
描述: 本文对于解放政治观与生活政治观的概念与缘起进行了介绍,生活政治观产生于高度现代性条件下重建人类自由与和谐的追求;妇女运动的生活政治,就是自我认同与全球化发展的协调统一;消费革命推动了生活政治观的产生。同时对于生活政治观看待中国问题的视角进行了分析与概括:生活政治观与中国现代发展主题,紧紧围绕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并以其为发展民生政治的根本导向;研究生活政治学对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价值,生活政治的丰富与个性化色彩,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局面和全方位互动的社会调控体系。
< 1 2 3 4 5 6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