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戊戌时期妇女运动侧重民族革命的文化分析
作者: 韩廉   来源: 清史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戊戌时期妇女运动   实用理性   家国情怀   整体思维   传统文化  
描述: 戊戌时期妇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始终关注反帝救亡的民族革命,而相对淡化了对男性中心的社会性别制度的批判,其缘由除了海内外学者已论及的历史原因即当时的民族矛盾远比两性矛盾尖锐外,还有三个传统文化因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重实用、黜玄想的致思倾向使戊戌时期妇女运动的参与者对强国保种实际需要的热情本能地高于对男性中心的社会性别制度的理论批判;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使得国家和民族利益自然地成为戊戌时期妇女运动参与者压倒一切的选择;三、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方式使得戊戌时期妇女运动参与者将妇女解
从系统整体性原则再探钗黛形象
作者: 张璇   白贲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宝钗   系统整体性   整体思维   系统思维   《红楼梦》   钗黛形象   整体性原则   林黛玉   曹雪芹   再探  
描述: 《红楼梦》问世后,书中对峙的两位女性形象,林黛玉、薛宝钗孰为更美?成为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以至晚清有两位老夫子,为薛、林之褒抑,“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此争至今未息,究竟是“扬黛抑钗”,抑或是“歌钗弃黛”,成为红学史上的一桩公案.诚如刘梦溪所说:“只要《红楼梦》还有读者,此一公案便会永远聚讼下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遂相龃龉,几挥老拳”的现象呢?近读刘梦溪所著的《红学》云:“宝钗圆融,黛玉孤傲;宝钗宽平,黛玉尖刻;宝钗随分从时,黛玉目无下坐;宝钗藏,黛玉露;宝钗曲,黛玉直;宝钗冷,黛玉热,这些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