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韩,郑在书,,韩,崔丽红】搜索到相关结果 351 条
-
千红一窟无尽苍凉―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类型分析
-
作者:
韩蕊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类型
悲剧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写了三个类型的女性形象,即为人女、为人妻和为人母。无论身处什么位置,她们都逃脱不了压抑、扭曲、驯服甚至变态的命运。透过这些女性苍凉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特定时代、特定阶层女性的共同悲剧,更可感悟到作家深刻以至尖刻文笔下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
女性悲剧与物哀美——浅析《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韩善英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紫式部
光源氏
审美意识
女性悲剧
日本民族
“物哀”
《源氏物语》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悲剧与物哀美之间的关系为中心课题,具本分析了《源氏物语》中众多女性形象。她们既是日本女性美的象征,又各有不同的悲剧命运。她们的悲剧在于心哀,物哀美即是心哀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哀与美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
《椭圆形画像》的叙事结构和主题
-
作者:
韩玲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椭圆形画像》
主题
爱伦·坡
结构
-
描述: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椭圆形画像》采用嵌入式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新奇、扣人心弦。从女性形象来看,小说中的女主角是缺席的,没有话语权,女性始终处于他者或边缘的地位。作者通过一些哥特元素揭示了艺术和生命的二元对立。
-
归有光的妇女观
-
作者:
韩爽
来源:
商业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归有光
散文
妇女观
-
描述: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他在散文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在这些文章中有归有光对弱势女性的同情与怜爱,对亲人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归有光在定义贞女时所显示出的矛盾性。这类文章不仅饱含深情,而且艺术水平很高,从中可以看出归有光的妇女观。
-
一个“淫妇”的一曲不朽之歌:浅析《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
-
作者:
韩跃
来源:
西安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田小娥
《白鹿原》
女性形象
女性魅力
-
描述: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称民族的秘史。然而能够吸引我的并不是所谓的秘史,而是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当中,田小娥始终是以一个淫妇,然而能震撼人灵魂的正是这个淫妇。她对美好生活的大胆追求,对爱情的执着、对人性的捍卫以及对时代的控诉,无不让我们看到这位旧式女性身上闪烁的独特人格魅力。其实她不是淫荡,生存的困境让她陷入了道德的漩涡,死亡的绝境。
-
网站女性频道:游离在关爱女性的边缘
-
作者:
韩冰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频道
女性关注
受教育水平
受众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网站
边缘
游离
传统媒体
-
描述:
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接触并利用互联网。面对巨大的受众群,以及社会对女性关注的热潮,女性网站应运而生。但是,女性网站真的做到了关爱女性,
-
《喧嚣与骚动》中福克纳的女性情结
-
作者:
韩风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败
喧嚣与骚动
南方旧传统
女性情结
-
描述:
威康·福克纳是美国的著名作家,小说<喧嚣与骚动>中刻画了黑人与白人的地位、关系、政治及生活矛盾 .等敏感问题,描绘出美国南方人的形象.主人公凯蒂的命运,展示出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美国南方旧传统对女性的压迫.
-
传统与现代夹缝间的女性人生:论香港作家东瑞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韩念敏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生
现代女性意识
香港作家
中篇小说
男权意识
东瑞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女性形象
女性内心
新女性意识
-
描述:
在香港这样一个典型的开放性工商业城市与中西文化交汇地,女性虽然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封建传统的樊篱,但古老的男权意识仍根深蒂固,女性在观念和意识上仍受其压迫,因而仍背负着传统的沉重负荷。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职业化道路。西方的道德、伦理观及爱情、婚姻观日趋渗入,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发生交汇、冲突与碰撞。女性一方面被要求做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必须争取个人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独立,实际上处于一种两难状态。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是否具有清醒的现代女性意识无疑是十分
-
羡慕与疑惑:德莱塞对消费主义的文学解读
-
作者:
韩小聪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欲望
消费主义
符号
双重身份
-
描述:
《嘉莉妹妹》创作于美国向消费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越来越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德莱塞通过嘉莉,这一在消费浪潮中沉浮的女性形象,揭示出消费主义笼罩下的社会特征及展现于其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以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相结合,分析体现在主人公身上及其所处环境中的消费主义的特征,探讨消费主义对德莱塞的影响及他对消费主义所持的态度。
-
论女性乌托邦在迟子建小说中的作用
-
作者:
韩玉洁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之花
自在乡土
女性乌托邦
-
描述:
迟子建乡土小说系列中女性形象脱离了传统文学女性类型化的窠臼,呈现出自然自在的生命特征,这些盛开在东北带有原始气息的生命之花千姿百态,她们共同的来自于自热的灵性构成了女性乌托邦。而女性的宽容、坚韧和慈悲以及男人对女性和自然的依赖构成了理想两性关系模式的核心和要义。
<
1
2
3
...
11
12
13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