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藏族美术史(连载)
作者: 康·格桑益西   来源: 西藏艺术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风格   塑造   拟人化   山神   第四节   民俗   女性形象   公元前   连载   藏族   艺术感染力   神祗   第二章   美术史   万物有灵   形色   世纪   造像  
描述: 藏族美术史(连载)
论妇女与男子权利平等
作者: 李亚西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又指出:“资产阶级原来是把自己的妻子仅仅当作一种生产工具看待
近期女性文学透视
作者: 李正西   来源: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王英琦   艺术思维   心理现实主义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艺术个性   王晓玉  
描述: 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近期女性作家的创作,并从艺术思维的调整、艺术个性的展示、表现方式的多样几个方面概括了其新进展、新成就。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
作者: 王军霞   杜伟   董红芸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男权思想   林黛玉  
描述: 林黛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入人心、最富有艺术力量的女性形象,她有花之容貌,竹之气节,散发着一种诗意美和自然美。在封建思想和男权主义的笼罩下,她对自然的纯真热爱和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具有前卫性和启蒙性,她的爱情悲剧命运,激发着人们的思考,呼唤着女性的觉醒,处处渗透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理论流派,此理论将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相结合,提倡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为林黛玉悲剧形象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新视觉。
异质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军   李艳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异质文化   身份认同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一种在特定的异质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它诠释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概念,提出了关于种族、阶级、性别、自我身份等问题,传达了美国多元民族共存的心声。研究美国当代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与作品,不能单纯地从性别角度分析,还要运用西方后学批评理论,从种族、阶级、性别、社会、文化、宗教等多维视野入手,挖掘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与批评对西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填补意义。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与现状
作者: 王军   李艳红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裔文学   华裔女性   美国华裔文学   女性作家   华裔美国人   汤亭亭   华裔美国文学   谭恩美   女性文学研究   当代  
描述: 一、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现状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是在特定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在西方后学语境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华裔女性作家在自身族裔文化传统与西方经典文学传统结合的特定的历史境遇中,从华裔女性的切身体验出发而创作
异质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军   李艳红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   异质文化   身份认同  
描述: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一种在特定的异质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它诠释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概念,提出了关于种族、阶级、性别、自我身份等问题,传达了美国多元民族共存的心声。研究美国当代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与作品,不能单纯地从性别角度分析,还要运用西方后学批评理论,从种族、阶级、性别、社会、文化、宗教等多维视野入手,挖掘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与批评对西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填补意义。 一、异质文化碰撞下的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概观 所谓异质文化,指具有不同文化特质和文化内涵的两类文化,代表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意图,在文化整体中最
空盼
作者:   西   拉福雷特   卞双成   郭有鸿   来源: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西班牙   长篇小说   现代  
描述: 本书为长篇小说。书中描写十八岁的孤女安德烈娅以第一人称讲述西班牙内战后在巴塞罗纳求学及生活经历。
第二性 全2册
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瓦   来源: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第二性II》副标题为“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对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童年、青春期、性启蒙时期、婚后、为人母和步入老年后)进行正面考察,同时对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经历
女性研究自学读本
作者: 裘伊·玛姬西丝   何颖怡   来源: 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女性研究自学读本
< 1 2 3 ... 10 11 12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