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野菊之墓》的叙事策略
作者: 彭英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权威   男性叙事   叙述声音/话语   叙述眼光  
描述: 《野菊之墓》是伊藤左千夫的经典作品。自1906年问世以来,广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青睐和追捧。长久以来,关于《野菊之墓》文本的解读,大多赞誉作品描写的纯朴的农村风光与一对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以及弥漫于文本之中的感伤与凄凉。本文通过从《野菊之墓》叙述声音/话语和叙述眼光这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文本中隐含的男性叙述眼光和男性话语是如何建构起女主人公民子这一颇具意味的女性形象的。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关于叙述权威的理论,肯定创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和赞美,同时揭露出文本中隐含的男权意识,并解读出这一叙事策略所铺就的女主人公民子的悲
女性人格的特殊表达:再评《芙蓉镇》
作者: 杨秀英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   《芙蓉镇》   女性人格  
描述: 电影《芙蓉镇》符合20世纪新时期电影人道主义主题内涵。同时,它还揭示了特殊年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不同女性的表现使电影充分展现了女性人格的复杂。在此基础上,《芙蓉镇》彰显出其在女性研究方面的深刻内涵。
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作者: 朱英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众运动   国民党   孙中山  
描述: 1924国民党改组之后,包括孙中山在内的许多国民党领导人,对民众运动作用的认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在北伐之前即开始大力从事民众运动,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一时期,国民党开展的民众运动已具有一定声势,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方面虽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相对而言可说成效最为显著,青年运动也不乏影响,其缺陷主要是呈现出分裂现象,妇女运动则处于萌芽时期,商民运动的发展最为薄弱,主要仅限于广东一地。尽管如此,国民党致力于开展民众运动的举措,对于促进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献给亲爱的妇联姐妹
作者: 黄甘英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女联合会   联合国   中国妇女   周年纪念   新中国   农村妇女   婚姻法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描述: 2009年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平凡的年份,它是建国60周年纪念,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成立60周年纪念,也是我从事妇女工作60周年纪念,这是
党建带妇建 妇建促党建 党建妇建促发展:一六三团党建带妇建活动纪略
作者: 江新英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干部   纪略   妇女合法权益   兵师   农九师   妇女干部   妇女组织   妇女代表   妇女工作   团妇联  
描述: 近年来,农九师一六三团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兵师党委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在经济建设和
经济独立后的女性精神自救:解读铁凝的小说《遭遇礼拜八》
作者: 郭文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遭遇礼拜八》   铁凝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铁凝的《遭遇礼拜八》这个小说进行解读,来体会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在妇女问题上的深入讨论。女性觉醒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自鲁迅的拉娜走后怎么办就正式提出来,拉娜的问题在于经济不独立。而铁凝通过描述在新时代女性享有经济独立和社会参与权之后,仍然面临的精神压力,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觉醒后自救的现实困境。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金环唱段研究
作者: 程晓英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唱段音乐   歌剧   《野火春风斗古城》   金环   女性形象   演唱技巧  
描述: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金环唱段有力地刻画了金环的内心世界,塑造了金环的艺术形象。金环唱段不但深刻揭示了金环这个人物的性格,也体现出了这部歌剧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金环唱段作为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剧中具有重要的音乐结构意义和艺术表现意义,是该剧作为“民族歌剧”及“红色经典”歌剧最主要的表征;金环形象展现出了“革命者形象”与“女性形象”的有机统一,体现出了多种文化形象的复合,具有多元文化意义。把握金环艺术形象的塑造,更加有利于在艺术表现中进行角色的二度创作。金环唱段的演唱需要分
个性意识的觉醒与生命的摧毁:安娜与苔丝悲剧命运之比较
作者: 月英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个性意识觉醒   安娜   苔丝   悲剧   价值  
描述: 安娜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人公。在小说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人道主义色彩浓厚并且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叛逆女性”形象——安娜。并通过描写安娜追求爱情失败的悲剧赞美了人类追求自由,幸福和人性尊严的伟大品德。 苔丝是十九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女主人公。哈代通过描写农家姑娘苔丝的不幸遭遇和爱情悲剧,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传统道德观念,虚伪的宗教,封建婚姻制度和腐朽的社会。 安娜与苔丝是世界文坛上的典型《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
作者: 张雪英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央革命根据地   历史   妇女运动  
描述: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红色共和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她是新中国的雏形和基石。
女性研究与女性学学科建设回眸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汕尾日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女性研究与女性学学科建设回眸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