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苔丝和贞贞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游英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贞   苔丝   女性形象  
描述: 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贞贞是我国著名女作家丁玲于194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主人公。本文比较分析了两位女主人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她们的悲剧根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出作品中人物深层意义上的差异及中西意识形态的不同。
女性形象的文化悖论:19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淑女”与“荡妇”
作者: 王璐   刘丽英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现代汉语词典   性道德观念   第三阶段   女性写作   性行为   女性形象   男人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描述: 在1990年代女性文学中,"荡妇"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肯定,而"淑女"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却遭到了质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荡妇"是指行为放荡、不检点的女人,"淑女"是指美好的女子。而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荡妇"是指性行为放荡的女人,主要指超越了传统的性道德规范和性角色约束的女人
颠覆与超越——《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苏翠英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与超越   任璧莲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在其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中塑造了几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传统的母亲、外表柔弱却张扬着创造力的妻子海伦、坚强独立且不受性别束缚的姐姐特蕾萨。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任璧莲赋予了这些女性形象丰富的女性意识,成功地颠覆并超越了以往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他者”建构--以《色·戒》《云水谣》《画皮》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谢太平   廖金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他者”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怎样被塑造的?本文引进“他者”理论,选取三部影片为个案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是以男性的视角设置的,体现了男性社会对女性的期许和塑造。影片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塑造女性,将之建构为区别于男性的“他者”——身体的他者、性格的他者和女性自我的他者。影片以女性的牺牲、自我放弃来凸显男性的成功,为男权社会寻求合法依据。
浅谈《闯关东》里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海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闯关东   女性形象  
描述: 电视剧《闯关东》是2008年的开年大剧,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山东朱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该剧再现了那段苍凉悲壮的历史,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各具神韵的女性形象。
浅析《长腿爸爸》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毕会英   温海涤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腿爸爸》   新女性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女性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以求提高家庭和社会地位,因此西方作家的笔下创作了一大批新女性形象。如美国知名作家简.韦伯斯特代表作《长腿爸爸》中从小没有父母的朱蒂,就以新女性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本文用实例分析了朱蒂作为新女性的四个方面的特征,即:朱蒂的独立自主、朱蒂的博学多才、朱蒂所具有的乐观坚强的精神,以及朱蒂身上体现的清新淳朴的人性。作品中的主人公凭借着这一切新时代女性的特性,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 ——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
作者: 朱巧英   梁素芳   来源: 河南农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复杂性   林语堂  
描述: 《京华烟云》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大都外美而内秀,可以看出林语堂有一定的女性崇拜思想,但由于传统男权意识的影响,无论他描写的女性如何优秀,也是他站在男性审美立场上发言的,由此可以看出林语堂复杂的女性观。
从精神分析角度论《蓝眼睛》中保罗的女性形象——带着创伤去生存
作者: 马英萍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扭曲   置换   替代性满足  
描述: 在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蓝眼睛》中,保罗作为小说中的一个黑人女性形象,小时候受到家庭冷落,婚后爱情幻灭,完美性生活成为泡影,并在白人的歧视下痛苦地生存。保罗在白人主导的社会生存,有诸多的创伤,诸多未被满足的被压抑的欲望。保罗以弗洛伊德理论中置换和扭曲的形式,梦的形式,治疗创伤,寻求着被压抑欲望的满足和发泄,最终以认同白人生活和价值观的方式使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却也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为一个可悲的没有自我的黑人妇女形象,带着创伤在那个白人主导的社会求生存。
互联网女性形象对青少年身体意象的影响及应对
作者: 姜敏敏   杨英新   来源: 社会工作与管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互联网媒体中女性形象会影响受众的身体意象。选择可通达性模型从社会比较角度出发,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解释了这种复杂影响。对主流审美标准的内化程度、心理亲密性、个性特征、身体质量指数等是影响社会比较结果的中介因素。加强互联网媒体素养教育,培养自我提升社会比较动机,增强女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身体意象。
身体的隐喻:《画皮》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1 2 3 ... 20 21 22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