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说的实践与超越:读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作者: 钱惠英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人性   精神分析   实践  
描述: 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中,娴熟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的无意识与人格理论,精彩演绎了主人公在影响其一生的24小时里的奇特遭遇及其内心的激烈冲突;同时又超越弗氏理论,展示了主人公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高尚情怀,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
简析樋口一叶小说中的已婚妇女形象
作者: 刘紫英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治时代   已婚   生存境况   妇女形象   女性人物形象   丈夫   肺结核   女性形象   小说   婚姻生活  
描述: 樋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女作家。1889年父亲经商失败后生病去世,17岁的一叶便担负起照顾母亲和妹妹的生活重担。为生活所迫,一叶决定以写作安身立命。因过度劳累及贫病交加,24岁时患肺结核去世。在短暂的人生岁月里,她饱尝人世的辛酸,时常要靠典当衣物和借贷来维持生活。她直面社会现实,密切关注日本明治女性的生存境况,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以《浊流》、《自焚》、《十三夜》、《里紫》四篇小说为中心,着重分析小说中的已婚妇女形象。
从《简·爱》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性意识
作者: 周慧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爱   女性文学  
描述: 《简·爱》从妇女地位问题这一独特角度,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这一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被叙述的客体:谈电影《茉莉花开》中男性的凝视
作者: 马雪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茉莉花开》以三代女性的故事为主线叙述了三代女性不同的命运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主要歌颂了新时期女性独立向上的生活状态。但在影片的背后,三代女人都没有逃脱被抛弃的命运,女性依然是在男性凝视的目光中出现,而男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花"则是在被男性抛弃后的淡然,回归于一种天然的母性达到与男权社会的和解,男性始终在背后控制着叙事,女性成为被叙述的客体。
《灿烂千阳》女性文化的解构分析
作者: 戴海英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主义   男性/女性   二元对立   女性文化  
描述: 旅美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灿烂千阳》讲述了一位阿富汗女性的命运抗争历程,她不仅承受战争带来的困苦,更要忍受来自男权的压迫,她对命运的抗争诠释了解构主义对于男性/女性二元对立关系的解构。文章从主人公玛丽雅姆的生命历程及其对男权的抗争入手,以解构理论为视角,结合女性主义知识论,分析其对男性权力由崇拜到怀疑以致否定的发展过程,论述了模式化、固定化女性形象的颠覆和追求新地位、新命运的新阿富汗女性文化的产生。
杜丽娘的性格内蕴与舞台呈现
作者: 沈丰英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戏曲   舞台呈现   《牡丹亭》   内蕴   性格特征   杜丽娘   中国传统戏剧   人物形象  
描述: 明代戏曲巨擘汤显祖在其名作《牡丹亭》中所塑造的人物杜丽娘,是一位极具光彩的古代女性形象。《牡丹亭》自明万历间问世,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作为当代的昆曲演员,应当怎样演绎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呢?首要的,当是熟读汤显祖的原作,深入理解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其次就是要在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理论,仔细研究前辈艺术家对这一艺术形象成功演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特长,对这一角色加以再度创作,进行尽可能完美的舞台呈现。
意大利文艺复兴名画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刘华英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绘画   女性形象  
描述: 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圣母像、裸女像和女性肖像,这些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世俗性、现实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概括而言,即以人为中心的人神统一观、放纵的性爱观以及社会普遍的审美观。
爱之魂:再读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作者: 翟淑英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爱情   精神  
描述: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塑造了一个为人格为爱情而放弃所有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是一个朴素生命茁壮成长的真实旅程。简·爱的成长之旅带给了我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滋养,面对爱情与婚姻这一沉重的话题,她又将交给我们怎样宝贵的精神财富呢?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林风眠仕女画赏鉴
作者: 林琼英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编者按 同样是探索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家显然走了一条与西方艺术家不同的路线:在继承本国传统的同时,学习西方的绘画手法,从而糅合出新的绘画语言。林风眠的仕女画在20世纪初期,因蹊径独辟而独树一帜。 在风景优美的枫丹白露,孕育了柔美而恬静的巴比松画派,也是在那里,负笈求学的弱冠画家将自己的名字凤鸣改成了风眠——凭风而眠。在那个“美育代宗教”的时代,年少轻狂却已被推上中国画坛领袖宝座的林风眠,在谈及艺术的前途和使命时曾用充满理想化修辞的口吻说:“艺术的第一利器,是她的美。
从朱淑真的诗词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何美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诗词   朱淑真   女性  
描述: 朱淑真(亦作朱淑贞),宋代女词人,号幽栖居士,是宋代流传作品最多的女性作家之一,与李清照并称女性文学双壁。朱淑真自幼聪慧,通晓音律,能文善画,对诗词尤为擅长。她的作品从女性视域向我们展示了追求自主、要求独立的“自我”女性形象。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历经挫折、痴迷真爱的女人对命运的抗争。她在这种挣扎、抗衡中体现出的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值得称道。她在诗词中以无畏的精神向我们揭示了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那种或强烈或朦胧的女性意识,成就了朱淑真诗词的永恒魅力。
< 1 2 3 ... 32 33 34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