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510 条
-
金瓶梅形象接受史论
-
作者:
卢海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瓶梅
《金瓶梅》
接受美学
人物形象
-
描述: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金瓶梅》的作者着力刻画的三个主要女性人物,她们的性格复杂,遭遇坎坷,历代读者、批评家对她们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主要通过自《金瓶梅》诞生至今三四百年间历代读者对金、瓶、梅形象的解读,来探讨她们的价值和意义。在研究方法上,以历代读者对金、瓶、梅的审美经验为中心,集中考察历代读者的审美反应,进而探寻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旨在沟通三四百年来读者对金、瓶、梅形象的审美经验史,实现历史视野与现实视野的融合。
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将三四百年的金、瓶、梅形象接受史分成
-
逃离神话
-
作者:
刘英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是对出生于20世纪之初曾经活动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西班牙裔墨西哥女画家雷米蒂欧斯·巴罗(Remedios Varo)的个案研究。 本文对存在于目前女性艺术研究中的“女性特质”本质论观点在巴罗研究中产生的影响提出质疑。提出应该重视个体女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应从其人生、作品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中发掘她的真实处境,并对这种处境是如何形成她在实践中的选择进行解释。 文章综合性地运用了社会分析、心理学分析与形式分析等方法,分别考察了父系制社会在巴罗的成长中留下的心理阴影,她如何在家庭男性成员的庇护下
-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合江省的妇女运动
-
作者:
刘新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合江地区
解放战争时期
妇女运动
土地改革
-
描述:
妇女运动以促进妇女解放,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变迁为目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的国共东北内战和东北土地改革时期,位于三江平原的合江省(今黑龙江省所辖)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宣传引导下,积极投身于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大生产、支援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进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揭开了内战时期东北地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有力地推动了此间东北各省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探讨此间合江地区的妇女运动,有利于总结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经验,把握妇女运动方向,正确理解和妥善处理在当今
-
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之于妇女解放的历史意蕴
-
作者:
陈英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性别问题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
-
描述:
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不仅表现为经济关系中性别化的生产关系与政治关系中性别化的权力关系,同时表现为父权制文化中性别化的意识形态结构,并且两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加强的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历史为视角批判地审视社会发展,指出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意识源出于一定的社会存在,一方面社会发展也受到存在于一定社会意识空间中的价值原则的引导。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女人是性别关系的总和,这种性别关系既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历史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为女性主
-
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
作者:
唐觐英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
妇女运动
妇女解放思想
-
描述: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大革命时期,中共妇女运动主要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开展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在实践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解放实际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早期女革命家妇女解放思想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国共合作为分界点,经历了以共产革命的观点为指导与以国民革命的观点为指导从事妇女运动两个阶段,逐渐丰富、深入,初步形成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考察性别与经济的内在关联,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解放最高纲领;揭示国权、民权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妇女问题研究的几个侧面:以《东方杂志》为中心
-
作者:
缪英姿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业
抗日战争
妇女
婚姻
-
描述:
《东方杂志》的刊行时间从1904年3月到1948年12月,历时45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综合学术期刊。本文以《东方杂志》为主要视角,对30年代中国妇女在婚姻家庭、职业界、抗日战争中的几个侧面的新变化来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妇女的面貌。通过对《东方杂志》相关妇女问题文章的梳理,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从婚姻目的、择偶标准、婚礼习俗、离婚现象等角度来探讨了婚姻制度出现的重大变化;其次,通过对职业妇女的从业状况,农村妇女的职业结构变动,妇女家庭与职业的角色冲突三个方面的分析,说明3
-
追求完整的自我--<>与<>的比较
-
作者:
李素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凯特·肖邦的《觉醒》和艾丽斯·沃克的《紫色》分别产生于美国历史上两次妇女运动高峰期间。爱迪娜和西丽娅分别是这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们的经历极具一典型性。美丽、富裕的中产阶级太太迪娜和丑陋、贫穷的黑人妇女西丽娅.之间表面上看来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她们的心灵却走过了共同的历程,即从自我的迷失到自我的觉醒。爱迪娜在完全觉醒之后,绝望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而西丽娅在小说的结尾却乐观向士地.憧憬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她们迥然不同的结局是她们所处的不同时代造成的。本文旨在通过这一两部作品中两个重要人物成长经历和结局的对一比,
-
女作家齐·敖特根其木格小说研究
-
作者:
白红英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齐·敖特根其木格
女性文学
研究
小说
-
描述:
论文对蒙古族当代女作家齐·放特根其木格的小说展开了研究。论文由导论、正文(三章)和结论等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说明了选题原因和意义,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当代蒙古族女性意识的觉醒、蒙古族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和作齐·敖特根其木格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展开论述。第二章,从作者选择题材的角度概括出社会问题小说、恋爱题材的选择及历史文化题材小说创作三个方而。其中社会问题题材小说的创作主要是指新时代新生活题材、伤痕意识小说创作和改革开放题材小说。第三章,从艺术形象塑造、叙述风格及创作特点
-
传统与现代:苏青文学创作中女性视角的双重建构
-
作者:
夏英杰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女性视角
传统
现代
-
描述:
苏青,现代女作家,20世纪40年代海派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张爱玲并称上海文坛双壁。苏青身处上海沦陷区,她的文学创作取材自身,放眼周遭,主要是以世俗生活的写真、解放了的新女性生活的剖析和对市民阶层生存智慧的展露为主要内容。其创作风格平实亲切、清浅俗白。苏青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从女性的观察角度出发,为女性言说,强调女性的性别之异,发出女性作为“女”及作为“人”的呼声,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由于创作环境的局限,个人谋生的独特经历和身处殖民地化城市等因素,使她对过渡时代男女关系的传统、现代,保守、开放
-
王安忆小说女性意识论
-
作者:
唐建英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小说
-
描述:
伴随着沙沙沙的雨声登上文坛的王安忆在新时期文学近似残酷的后浪推前浪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而且经常变更小说格局和叙述策略,上达新境界,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女作家。有关她丰饶复杂、诡谲多变的小说文本已形成多样化的解读。本文则参照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选择“女性意识”这一性别批评视角“重读”王安忆的作品,探索其极富跳跃性的,不断超越自我创作历程中如何认知女性本体,对女性存在进行富有深度的表达,以及怎样作为“女性”说话,清扫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霸权的影响。通过这种坚守性别立场的批评方式,本文希望能够达到“对女
<
1
2
3
...
32
33
34
...
49
50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