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搜索到相关结果 754 条
-
论凌叔华笔下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吴军英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悲剧
凌叔华
新女性
-
描述:
凌叔华是20世纪20、30年代一位重要的女性文学作家,她的创作往往囿于家庭生活的小圈子,缺乏广阔的视野和大手笔的结构布局,然而她却通过家庭这个小小的窗口泄露出了中国女性尤其是中上层女性生存的真相,那是被许多男作家和女作家所合力谋杀和遮蔽了的,她是当之无愧的女性文学的前驱者。
-
论张爱玲的女性立场
-
作者:
周玉英
来源:
华夏星火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立场
女性意识
女性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本位
新女性
倾城之恋
女性主义
人性研究
-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作为人性研究的深入,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张爱玲的女性文本及女性主义价值,从女性本位的立场来评论其价值。如高全之的《张爱玲的女性本位》、陈芳明的《毁灭与永恒》、任一鸣的《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一从女性文学到“新女性主义”文学》、孟悦和戴锦华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等。高全之较早指出了张氏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陈芳明也指出其女性的立场,
-
退化的羽翼——张爱玲对女性附庸为奴心理积淀的洞见
-
作者:
乔淑英
来源: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心狱
奴性心理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张爱玲为现代女性文学掀开了一个女性内囿的阴暗心狱 ,揭示出千百年来文化积淀形成的女奴依附心理痼疾是影响女性自身解放的思想重压和禁锢。作家理性审视女性自身 ,揭露与批判毫不留情 ,具有性别批判的深化作用 ,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进化和发展拓向更深的层面。
-
温柔、静雅、乐观——从冰心的小说看冰心的女性美思想
-
作者:
康凤英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理想
冰心
-
描述:
冰心在小说《两个家庭》中着力刻画亚茜的形象 ,把自己的理想倾注在亚茜身上 ,使她成为温柔、静雅、乐观的化身 ,以后冰心的小说描写了一系列这样的女性 ,直至抗战时期写的《我的学生》中的S太太 ,她们聪明美丽、温柔静雅、有学识 ,有教养 ,载负着作家心目中的女性美的理想。这对于当今女性文学创作具有净化作用。
-
女性境遇的吟述与反抗──谈苏青的小说
-
作者:
康凤英
来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苏青
女性境遇
渴望光明
小说
-
描述: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本文论述了她的小说对女性不幸境遇的吟述,以及对这种境遇的反抗,旨在说明:苏青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女性文学反封建精神,她的小说是有价值的,她在中国现代文史上的地位是永存的!
-
给予女人的沉思——剧本《哦,女人们》赏析
-
作者:
凌建英
来源: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男尊女卑”
妇女问题
文学作品
女性悲剧
女权主义
无名氏
女性参政
知识女性
剧本
-
描述:
在举世瞻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聆听着各国代表对妇女问题的讨论,我又重新翻阅了一些有关女性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描写多种女性悲剧的剧本《哦,女人们》,这是广东女作家许枞雁的代表作。读罢此剧,我不由地想起了张洁的小说《方舟》中开篇的感叹和终篇的呼应:“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做一个女人,真难!”作者的一个“哦”字,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感叹,感叹女人的艰难、不幸、困惑和沉重。这感叹,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女人的悲剧之根在哪里?
-
难以忘却的昨天——她们从兴宁一中走来
-
作者:
陈彩英
张宏英
来源:
梅县地区妇女运动史资料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难以忘却的昨天——她们从兴宁一中走来
-
她们的背影中有“温州”二字—张翎笔下女性形象的文化共性
-
作者:
周春英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翎
民国时期
温州
新移民作家
新中国成立
女性形象
文化共性
《交错的彼岸》
-
描述:
新移民作家张翎在其创作的五部长篇小说《望月》《邮购新娘》《交错的彼岸》《金山》《阵痛》和两部小说集《雁过藻溪》《余震》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有生活于民国时期的越剧名伶、平民女子,也有从民国走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地主、商人等的富家女儿,还有新时期走出国门在外闯荡的现代女性。
-
转向与迷失:论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倾向
-
作者:
张新英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题材
影视创作
乡土世界
女性悲剧
女性形象塑造
农村三部曲
张菊香
喜剧风格
韩志晨
电视剧创作
-
描述:
作为乡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女性形象一直是众多农村题材电视剧着力塑造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志君、韩志晨兄弟编剧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1989)、《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到新世纪以来《当家的女人》(2004)及"女人系列"——《女人的村庄》(2009)、《女人当官》
-
日耳曼系民族与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之比较——从《贝奥武甫》和《阿勒帕米斯》中的女性形象说起
-
作者:
蒲红英
王吉祥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耳曼
《阿勒帕米斯》
平行比较
哈萨克
《贝奥武甫》
女性形象
-
描述:
《贝奥武甫》和《阔布兰德》分别是日耳曼系民族和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典型代表,不论是平行比较研究的视角,还是关注女性形象的视角,都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经过对比,不论是在坚毅赛过须眉主题下,还是在温情消解暴戾主题下关照,女性都是英雄史诗暴力嗜血语境中一股清新的力量。虽然这些女性生存于差异很大的古日耳曼海洋文化和古哈萨克草原文化背景之下,但作为英雄史诗男性主导话语权时代英雄们雄伟身躯旁的柔弱女子,她们都摆脱不了第二性、被奴役、被损害、被忽视的地位。两性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等的平等只有等到女性经济自主能力与男
<
1
2
3
...
54
55
56
...
74
75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