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
作者: 黄爱英   来源: 伦理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格意识   新文化运动时期   觉醒  
描述: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女性人格意识自我觉醒的高潮,开启了女性人格意识觉醒从朦胧走向理性、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新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婚姻领域,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在教育领域,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涌现;在社会领域,争取男女社交公开,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经济领域,谋求男女职业平等,呼吁女子财产继承权;在政治领域,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女子参政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是空前的,虽然有局限性,但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突破,并为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性解
莫言《丰乳肥臀》翻译中的儿童视角情景
作者: 徐英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换情景   中英翻译   儿童视角  
描述: 继《红高粱》后,莫言的又一部家族传奇史诗巨著《丰乳肥臀》引起了文学界的热烈反响。《红高粱》和《丰乳肥臀》相似点很多,都是描写高密东北乡,都是描写一个家族的史诗,都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都是以儿童的角度描写了他们所看到的家族的悲欢离合。儿童视角让文学作品呈现出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该文化现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期待效果。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是带动了作品的翻译,在中英文字的转换中,儿童视角的转换情境成为一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文章以形势主义所包含的陌生化理论作为基础,用中英文版《丰乳肥臀》中的儿童视角情景作为实
觉醒后的自我蜕变: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流向一瞥
作者: 缑英杰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女性   独立女性   叛逆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文章所探讨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是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所写的关于女性自身生命历程或心灵状况的文学,它更重视作家的女性主体意识。在这一分析视角下,本文拟定从文学史中凸现出三个分期,即叛逆女性阶段、独立女性阶段和世俗女性阶段。
论清代女性诗学主体性话语表达的矛盾与困境
作者: 邓桂英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学意识   女性意识   清代女性诗学   主体性话语  
描述: 清代的女性诗歌批评家们按自己的性别立场对清代女性写作展开评论,通过强化女性的文学成就改变女性缺失的社会价值,在代表父权社会的象征界中寻求女性自我的身份与认同,表现出较为自觉的诗学意识和女性意识.但是,清代的女性诗歌批评家们一方面在努力表达着属于女性自己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却还是没能逃脱女性边缘化的命运,主流意识形态的操纵使她们的主体性话语表达陷入矛盾困境.
论《列女传》的女性观价值及创作动机
作者: 瞿华英   来源: 山东工会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列女传   女教   价值观  
描述: 儒家女教在汉代发展至黄金时期,刘向的《列女传》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专写妇女的专著,为帝王君主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包含多种女性观。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推动女教发展和肯定女性的多重作用。《列女传》肯定了女性在相夫教子、政治机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女色误国为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列女传》为后世女性文学、史学和对古代女性观研究提供了参考,也反映了古代学术研究最后往往要回归到讽劝当世、惩恶扬善这一“喻教”目的的倾向。
从女性主义视角谈电影元素符号表达
作者: 邓伍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素   视角   女性主义  
描述: 在文学维度里女性主义是女性文学批评研究的焦点,如今女性意识话题的影像作品呈现出以世俗化的人性构建为主流,很少有人从女性角度去关注电影元素文化符号,影视元素文化符号作为影像语言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有必要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女性自身生命意识的洞悉、自我唤醒及女性自身情感的视角出发,直接针对男权文化特征的说教姿态来阐述,以女性特有的心理视角将电影元素文化与历史文化表达联系起来,为电影文化重构叙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于赛春嘎作品中的爱情、性别话语
作者: 阚海英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爱情   赛春嘎   性别  
描述: 赛春嘎发展了蒙古族诗歌的传统,扩大了形式的内涵量。特别是他的瑰奇、气势的磅礴、造型的优美、情感的热烈,对当代蒙古族诗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赛春嘎不但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在小说、散文、评论、翻译等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论文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女性与个人的世界—女性成长的故事,主流与边缘—性别书写等研究来探索赛春嘎作品中爱情与性别话语。
内蒙古蒙古文学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综述(1977-2013)
作者: 阚海英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蒙古族研究者   鲁迅   中国   现代文学  
描述: 比较文学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从文化交流的本意而言,强调个别文化传统的个性和差异是为了突出其发展路径中不同的偏重,以求在阐释性的交流中达致相互之间的理解、借鉴和融合。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不仅对蒙汉民族交流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为当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注入新的因素。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对探求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发展轨迹,总结蒙古族文学史发展规律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作家研究、作品研究、艺术审美研究等方面。研究论文比前期(1949-1977年)发表的更加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与丁玲的文学转折
作者: 陈小英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女性   丁玲   女性革命   转折  
描述: 丁玲在五四精神影响下进入了文学界,以其大胆独白而受到关注.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她的创作出现了重要转折,从女性革命走向革命女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其女性创作找寻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政治选择.在20世纪40年代,丁玲的一些作品还是显露了她的独立思考,随后由于政治因素,丁玲放弃了个性表达,走向配合政治宣传.
论新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学特质:以李碧华文学创作为考察对象
作者: 何桂英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重构与超越   文学特质   李碧华  
描述: 女性文学是诞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审视、反思男人和女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的文学,致力于其主体性的建构,强调的是男女平等。新女性主义强调不要用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发掘女性作为群体和个体的独特性,强调不同于男性存在和经验的女性存在与经验,并赋予这种存在和经验以新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从文化层面对父权社会进行批判与挑战。李碧华以清醒的女性独立意识和丰富的实践,对传统女性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构与超越,体现了新女性主义文学的特质,昭示了女性主义的强大生
< 1 2 3 ... 64 65 66 ... 102 103 10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