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英,勃朗特,连洁】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6 条
-
中国女性文学和妇女解放
-
作者:
王丽英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和妇女解放
-
近年来我国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
作者: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近年来我国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
“女性文学”-概念有待重新界定
-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性文学”-概念有待重新界定
-
“自我经历”与女性文学
-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语文导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自我经历”与女性文学
-
社会解放程式:对女性“自我”确立的回避——重读《白毛女》及此类型的作品
-
作者:
刘慧英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文学作品
革命
丁玲
十九世纪
故事
程式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白毛女
-
描述:
《白毛女》是一部当代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喜儿的故事和形象也是人们熟悉不过的了。喜儿在黄世仁家当丫环,遭到了奸污,黄世仁在满足了一时的淫欲之后厌弃了她,正式娶了新人,喜儿在即将被卖给人贩子的紧急关头只身逃出黄家,奔向深山野林……这可以说是一个脱胎于“诱奸故事程式”的作品个例,也就是恩格斯曾指出的“无产阶级姑娘被资产阶级男人所勾引这样一个老而又老的故事。”(《致玛·哈克奈斯》)虽然是一种“老而又老的故事”,然而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
我国妇女研究机构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
作者:
李慧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女学
问题和对策
妇女问题
妇联系统
郑州大学
妇女理论研究
中国妇女
女性文学
妇女研究
-
描述:
我国妇女研究机构的作用、问题和对策李慧英妇女研究机构的建设几乎是与妇女研究同时起步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妇女研究机构群络,有利地推动了妇女研究的学科比、本土化、国际化,在妇女研究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妇女研究机构的...
-
“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困惑及在中国的影响
-
作者:
李英翠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理论
女性写作
-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于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于欧美各国,并以其强劲的“革新精神”给西方并迅速给世界带来了一股旋风。它的批评对象并不局限于女性文学活动与女性的文学经验,而是有着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大帝般的雄才大略,甚至野心气魄,向人类文明的一切投去自己严
-
为了世界更美好——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困惑及在中国的影响
-
作者:
李英翠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批评
困惑
-
描述:
论述了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在发展中面临的三种困惑 :无法确定革命对象 ,而间接带来理论根基散乱、没有体系 ,并张扬“女性意识” ,导致审美意识的单一、封闭。因中国注意了“本土意识”,这些难题在女性文学中有所避免 ,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仍步履维艰
-
“前四史”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蒋英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四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人物刻画
-
描述: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除了记有帝王将相、方士谋士、商贾游侠等男性外,还载有大量的女性,她们有的单独立纪、传,更多的则是散见于其他诸篇。这些女性虽是史家们如实记载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史家们着意刻画的对象。“前四史”中的女性不仅数量不少,个性颇异,而且还横跨了先秦汉晋这样一大时段。本文以“前四史”为蓝本,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横向研究女性形象及其艺术塑造,纵向分析先秦至汉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女性心理的演变,力图还原“前四史”中的女性人物及先秦至汉晋时期女性地位的真实面貌。本文绪论部分先
-
《型世言》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兼与“三言二拍”对比
-
作者:
徐英清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型世言》
角色定位
女性形象
类型
对比研究
-
描述:
中国封建社会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贞”、“孝”、“贤”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类型恰恰正是《型世言》的作者为世树型的依据。本文拟从《型世言》女性形象分类入手,具体研究女性形象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同时探究这种女性范型形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型世言》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在匡衡社会之风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压制了女性独立的个性和思想的解放,特别是将其与“三言二拍”进行比较之后,这个问题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这种情况恰恰说明作者主动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宣扬程朱理学,为世人树立女性道德楷模的创作意图。本文共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