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新英   来源: 港航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领域中官场小说渐次多起来。作为传统的文学题材,官场小说有着特殊的书写空间,其中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就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勾勒的女性形象进行汇总和解析,旨在凸现官场这一特殊文化空间对女性的塑造与影响,呈现该类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等缺憾。
乐府诗三位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黄英莲   来源: 考试(教研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兰诗   诗歌   孔雀东南飞   性格   汉乐府诗   刘兰芝   女性形象   陌上桑   人物形象   罗敷  
描述: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分别选了著名汉乐府诗《陌上桑》和并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这些诗歌,都来自民间,体现出伟大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此同时,诗中传神的人物描写,铺陈手法和映衬艺术,都体现了高度的创作技巧,使诗歌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些诗歌又都是叙事诗,都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甚或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极富戏剧性。但它们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为后世刻画了栩栩如生、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人物形象丰满又个性突出,富有时代气息并成为时代的典型。在她们身上,凝聚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美丽善良、
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孟培   洪英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掩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因而从对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女性身上,可以一定程度的窥探企业产品的特征和社会文化立场,解读女性作为独特社会文化群体是如何传达企业和时代的声音的。
女性形象塑造的两条原则:海明威小说的男女形象比较谈
作者: 林广泽   汤秀英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生物学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是出于作家对人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海明威注重在生物学和文化意义的层面上对女性形象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从而传达出他认为是不变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经验;而且,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更是与文学传统保持着基本一致的特性。
外婆桥:远离上海的乡土―毕飞宇《上海往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沈永英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新历史主义   上海往事   乡村   毕飞宇   女性形象  
描述: 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分析毕飞宇小说《上海往事》的女性小金宝的艺术形象,阐释作家文学想象中的都市与乡村关系。毕飞宇在90年代初的都市书写中所流露的怀旧风格有着个人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探索,这使他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上海怀旧的女性想象。
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孟培   洪英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掩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因而从对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女性身上,可以一定程度的窥探企业产品的特征和社会文化立场,解读女性作为独特社会文化群体是如何传达企业和时代的声音的。
从《简·爱》解读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性意识
作者: 周慧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爱   女性文学  
描述: 《简·爱》从妇女地位问题这一独特角度,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这一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宿命与反抗:对李碧华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严英秀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李碧华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李碧华小说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和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塑造了富有叛逆思想和抗争意识的女性形象,对两性关系进行了深度拷问,向"吃女人"的男性霸权文化表示了强烈的质疑和有力的反抗.同时,也对女性自我弱势心理作出了深刻的审视和批判.
乔治·爱略特小说女性主义叙事模式的研究
作者: 王丽英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模式   女性意识  
描述: 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乔治.爱略特的三部作品即前期的《亚当.彼德》、《弗洛斯河磨坊》和后期的《米德马尔契》中叙述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解读出爱略特矛盾的女性意识。在叙事学分析中引入主题分析,研究三部作品的叙事模式,挖掘爱略特小说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时使用同一的叙事模式,揭示了女性人物的悲剧潜质和爱略特矛盾的女性观。
"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论坛   女性教育   妇女问题   北京大学   专家学者   中韩   历史文化研究   性别研究  
描述: 2007年4月14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北京大学中韩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五十余位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