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越过传统和偏见去空中翱翔的小鸟:析肖邦《觉醒》中埃德娜之死的必然性
作者: 叶英   来源: 外语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传统势力   法律观念   社会习俗   凯特·肖邦   生存选择  
描述: 本文从社会习俗和法律观念等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肖邦的小说《觉醒》中几个女性人物的生存选择,指出小说女主人公埃德娜之死有其必然性。她的死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势力的强大和顽固.另一方面则暗示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埃德娜的死是黎明前的黑暗。
论《尤利西斯》中作为爱尔兰形象寓言的女性
作者: 申富英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寓言   《尤利西斯》   民族主义   殖民主义   女性  
描述: 以往学界对乔伊斯的现代主义代表作《尤利西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纯粹的现代性上,只是在近些年来才对它对爱尔兰民族问题的关注有所认识。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小说两位男主人公日常琐事经历的象征或寓言意义的研究上,目前尚缺乏对其女性人物所蕴含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问题的深入探讨。实际上,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人物形象,并通过她们表达了他对爱尔兰棘手现状和文化杂糅未来的认识。
悲剧的命运,抗争的灵魂: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玛格丽特和陈白露女性自我意识之婚姻意识对比
作者: 姚月英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玛格丽特是小仲马于1948年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小说《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小说中生动、细腻、充满感情地描述了一位心灵与外表都像白茶花一样纯洁、美丽的少女玛格丽特被摧残致死的悲剧故事,凄美的爱情故事撼人心灵。 陈白露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于1936年发表的《日出》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她漂亮、聪明、富有同情心,可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啊,拓荒者!》看西进运动中美国妇女的嬗变
作者: 叶英   来源: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拉.凯瑟   《啊   美国妇女   西进运动   拓荒者!》  
描述: 以《啊,拓荒者!》中两个女性人物为例,揭示镀金时代这一阶段的西进运动对美国妇女的影响,指出当时的主流社会坚持传统,认为集"虔诚、贞洁、顺从、居家"等品德于一身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虽然西部老一辈女性也极力维护这样的传统,但在西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女性却偏离了传统。拓荒岁月的艰辛迫使她们走出家这个"女人的领域",在外面的世界里像男人一样地奋力拼搏。同时,也给她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使她们有机会充分展示她们作为人的才干,而不仅仅是社会定义的"女人"的才能。这样成长起来的她们,自然有着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女性以及西
胡辛小说中的女性主体性建构
作者: 陈祖英   来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胡辛   小说   女性主体性  
描述: 通过分析胡辛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探寻作家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在理路:女性:人(和男人一样)—女人(和男人不一样的)—个人(以独立的提升了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将做人与做女人统一起来)。
论翠翠、巧云的女性自主意识:兼谈沈从文、汪曾祺作品的独特风貌
作者: 贺建英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轨迹   悲剧命运   女性自主意识   爱情心理历程   审美理想  
描述: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而又富有光彩的女性人物形象。而女性自主意识又总是透过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探讨这种意识的共性和个性,找到这种意识与人物命运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探寻到作家在创作中的某种倾向。
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
作者: 吴小英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论   女性研究   知识   女性主义   性别   学院派女性主义  
描述: 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作者: 吴小英   来源: 青年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内在冲突   认识论   女性主义者   女性研究   现代主义   后现代转向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   客观性  
描述: 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理论也日益成熟和丰富,它已不再局限于关注性别问题和妇女状况,而是对整个西方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这一典型的现代文化的产物,已逐渐走向反面,以批判者的姿态出现在后现代文化的景观中。本文试图考察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哲学经历、女性主义理论的内在冲突以及向后现代的转向,并探讨这一转向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女性人格的特殊表达:再评《芙蓉镇》
作者: 杨秀英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   《芙蓉镇》   女性人格  
描述: 电影《芙蓉镇》符合20世纪新时期电影人道主义主题内涵。同时,它还揭示了特殊年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不同女性的表现使电影充分展现了女性人格的复杂。在此基础上,《芙蓉镇》彰显出其在女性研究方面的深刻内涵。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作者: 王英   来源: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心理特点   女大学生  
描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这就给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甚至还会形成教育的死角。本文试从影响女大学生心理的各种因素入手,主要对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心理特点,心理矛盾及其思想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真正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一、影响女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因素女大学生心理的发展与心理特点的形成,首先离不开社会因素。在中国,传
< 1 2 3 ... 5 6 7 ... 51 52 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