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资本主义国家妇女的劳动报酬
作者:   В·Я·杜波采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资本主义国家妇女的劳动报酬
近代黑人女性文学对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探索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   女性文学   自我解放  
描述: 二十世纪初期黑人文学迅速崛起,它兼具黑人民族与文化的双重特征,它既是独具魅力的黑人女性文学,又是文学的一部分.在这个作家群体中,黑人女性作家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黑人文学的发展,并在各个阶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部分黑人女性作家已经从关注种族问题拓展到早期的黑人女性的自身问题,黑人女性作家便逐步开启了一条通过作品展示黑人女性自我解放的道路.
浅析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种族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姐妹情谊  
描述: 黑人女性作家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传达她们对于黑人女性的关注和支持,唤醒黑人女性的反抗意识和觉醒意识,并鼓励她们建立亲如姐妹的联盟来改善自身的生存现状。“姐妹情谊”的建构,成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将以佐拉·尼尔·赫斯顿、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三位作家的作品为例,从基本内涵、具体表现和建构意义三方面,来分析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
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化书写特质比较
作者: 苏红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作家   华裔女性   女性主义运动   世界文学史   托妮·莫里森   谭恩美   黑人女性   魔幻现实主义   美国女性   《女勇士》  
描述: 美国文学一直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文学为描述美国的社会,记载美国的历史,传播美国的文化,彰显美国的魅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的兴起,美国的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在美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日益引发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的女性文学众彩纷呈,黑人女性文学,如
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历史选择:从底层文学、自然小说、科幻文学和网络小说的兴起谈起
作者: 苏红军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知识生产的全球经济体系   女性文学批评   文学类型   全球资本主义  
描述: 新世纪以来,无论在严肃文学还是在通俗文学中都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学类型。比较突出的有底层文学、打工文学、自然小说、科幻小说和网络文学等。这些新的文学类型再现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女性的新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价值,挑战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的秩序和理论架构。这类研究,连同这些新的文学类型,呼唤对1980年代以来形成的女性文学批评中一些基本概念、审美要素、美学原则、思想资源和深层的理论框架进行反思,催促我们对文学批评的理论构架做出新的历史选择。
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黑人民俗文化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佐拉·尼尔·赫斯顿   文学创作   黑人民俗文化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作为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其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在主题立意上,还是艺术特色上,都赢得了世界范围内众多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黑人民俗文化,更是引发了广大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本文将从黑人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赫斯顿与黑人民俗文化的渊源以及黑人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佐拉·尼尔赫斯顿作品中的黑人民俗文化。
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忧患   黑人文化传统   文化传承   文化寻根   艾丽斯·沃克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她所创作的作品中,一方面,作品以反应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下的压迫下反抗不公平的待遇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在创作中,沃克将黑人女性塑造为黑人文化传统的守护者、传承者,以此来达到传承、发扬黑人文化传统和塑造独特黑人女性的双重目的。本文将从文化寻根意识、文化传承意识、文化忧患意识三方面,来探讨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忧患   黑人文化传统   文化传承   文化寻根   艾丽斯·沃克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她所创作的作品中,一方面,作品以反应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下的压迫下反抗不公平的待遇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在创作中,沃克将黑人女性塑造为黑人文化传统的守护者、传承者,以此来达到传承、发扬黑人文化传统和塑造独特黑人女性的双重目的。本文将从文化寻根意识、文化传承意识、文化忧患意识三方面,来探讨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她所创作的作品中,一方面,作品以反应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下的压迫下反抗不公平的待遇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在创作中,沃克将黑人女性塑造为黑人文化传统的守护者、传承者,以此来达到传承、发扬黑人文化传统和塑造独特黑人女性的双重目的。本文将从文化寻根意识、文化传承意识、文化忧患意识三方面,来探讨艾丽斯·沃克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爱与革命——浅谈丁玲小说由《梦珂》到《在医院中》的转型
作者: 苏晓颖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   丁玲   女性  
描述: 丁玲及其文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而典型的存在,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也是政治意识的体现者。丁玲的小说创作前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女性话语转变为政治话语。丁玲后期的作品《梦珂》中体现了较强的女性意识,或因为受五四自我精神觉醒的影响。而自1929年后,丁玲“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主义革命文学,《在医院中》使丁玲创作的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和圆润。梦珂身上残留着不成熟的少女伤春式的抑郁感怀在陆萍成熟女人的激情美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爱与革命两个矛盾冲突的主题在丁玲小说转型中成为连贯的线索,在矛盾
< 1 2 3 ... 12 13 14 ... 17 18 19
Rss订阅